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刘永谈股(刘秀如何荡平河北)

CF排位号 admin 2023-05-03 09:00 166 次浏览 0个评论
CF排位小号

刘永谈股,刘秀如何荡平河北?

刘秀平河北,从更始元年九月开始,至更始三年六月结束,接近两年时间。当刘秀从洛阳出发前往河北时,他的身份是更始政权代理大司马,河北平定后,他于冀州鄗县正式脱离更始政权,并登基称帝。

河北(包括冀州和幽州)之地,就是刘秀创建东汉王朝的基地,从这里开始,南阳人刘秀整整用了十三年时间,才统一全国,难度非常之大。

刘秀荡平河北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四个阶段的工作其实有明暗两条线,明线就是平定河北之乱,暗线就是培养个人势力,整个过程充满艰辛,写满智慧!

刘秀平定河北的四个阶段

因为刘秀与更始帝刘玄有杀兄之仇,刘玄本不愿意让刘秀单飞,但是刘秀买通了尚书刘秀的宠臣曹诩,再加上大司徒刘赐的首肯,刘玄只好同意刘秀出巡河北。

1.接管治权阶段

第一阶段工作相对平和,主要是对新朝遗留的河北官员,全面考核重新上岗,以宣示新政权对河北的治权。除了官员考核,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清理冤狱,释放囚犯。

这个工作难度不大,新朝已经灭亡,皇帝王莽也已经被杀,新朝官员们没有退路,基本选择了承认更始政权,只要不损害实权派人物的利益,都愿意配合工作。所以,刘秀之用了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冀州工作,准备前往幽州,没想到就在此时发生了意外。

2.流亡河北阶段

在这个意外就是,邯郸原赵王刘元的儿子刘林,纠集当地豪族,突然宣布拥立汉成帝遗孤刘子舆为帝,建立赵汉政权,背叛了更始政权,刘秀成了赵汉政权的通缉犯。

这个所谓的刘子舆其实是个冒牌货,本名王郎,一名江湖算命先生,编造了汉成帝遗孤的身世。刘秀在邯郸的时候,刘林曾经向刘秀提出掘开黄河,淹掉威胁河北的绿林军。很显然,刘林的这个想法很自私,无视黄河两岸数百万生灵,这个建议被刘秀断然拒绝了。

刘秀刚离开邯郸,自私的刘林立刻选择拥立王郎,站到了更始政权对立面。这个意外给刘秀带来深重灾难,让他度过了九死一生的三次劫难。

①蓟县遇险

王郎叛乱的消息传来时,刘秀正在冀州北部卢奴县,在这里他遇上了上谷太守耿况的儿子耿弇。耿弇提出,让他回上谷,率上谷骑兵来对付王郎。刘秀在没有合适出路的情况下,选择了和耿弇一起进入幽州的决定。

让刘秀完全没想到的是,王郎诈称刘子舆的杀伤力过于强大,不光冀州基本倒戈,幽州很多官员也选择了投降赵汉政权,形势变化之快,让人瞠目结舌!

就在蓟县,当地豪族广阳王的儿子刘接也宣布投靠王郎,并下令抓捕刘秀。刘秀一行人仓促之下,夺门杀出蓟县,结果慌乱中与耿弇走失。没有耿弇做向导,一行人不敢贸然北行,于是决定掉头向南,穿过冀州回长安交差。

②驿站骗食

时值隆冬,刘秀一行一二百人,不敢走大路,更不敢投宿,只能选择夜间走小路,靠干粮和乞食充饥,晚上只能露宿荒野。他们一个个被冻得手脚、脸都开裂了,狼狈不堪。

多年后,刘秀还与冯异回忆这一段历史,某天冯异不知道从哪儿讨来一碗豆粥,给饥渴交加,浑身冻得瑟瑟发抖的刘秀吃下,刘秀才缓过魂来。

一群人被饿得实在受不了了,决定到官府驿站冒充赵汉政权使臣,去骗一顿吃的。驿站工作人员一看这么大阵势,开始也信了,给他们端上好饭好菜。这群人眼睛都饿绿了,一见到吃的,完全忘记了危险,一哄而上,抢着往嘴里塞食物,这副架势引起了驿站人员的疑心:这也不像使臣呐,逃犯吧?

于是驿吏诈称赵汉大将军到,一群人慌了神,若不是刘秀镇定,差点当场就露馅。就在驿吏准备关门打狗时,刘秀等人夺门而逃。

③滹沱河遇险

在被王郎追兵一路追赶下,刘秀一行跑到滹沱河边,刚刚还汹涌澎拜的河水,居然瞬间结冰了!他们手忙脚乱赶车过河,最后还剩几辆车没过去,冰又化开了!很显然,滹沱河遇险被赋予了神话传说。

3.反攻王郎阶段

过了浮沱河,刘秀惊喜连连,先遇上不肯投降王郎的和戎郡太守邳彤,率千余人马迎接刘秀,紧接着,他们受到冀州唯一一块根据地——信都郡太守任光的欢迎。几个月的流亡生活过后,刘秀总算有了个落脚之地,还有了四五千人马,大司马的印玺第一次发挥了作用。

①扫平冀州北部

靠邳彤和任光的支持,刘秀一边招募人马,一边向周边城池发动进攻。凭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刘秀很快建立了一条切断冀州南北的防线,并成功地与真定王刘杨联姻,获得河北最大军阀刘杨的十万兵马。

刘秀之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扫平了半个冀州,将战线推向邯郸的北大门巨鹿,形成了与赵汉政权对峙的局面,从而也彻底让自己获得了战略安全。

②围攻巨鹿

刘秀原本想从柏人县打开缺口,但是守将李育被刘秀打怕了,采取老虎不出洞策略,刘秀被迫转战巨鹿。恰好王郎的增援大将倪宏,采取了主动出击的策略,双方在南栾打了一仗,倪宏落入刘秀的陷阱,损失惨重,躲进巨鹿城死守不战。

刘秀在一时无法攻克巨鹿的情况下,利用敌人被打怕了心理,留下一路军队监视巨鹿,主力部队绕过巨鹿,直奔邯郸。

③克邯郸灭王郎

三个月前,还处于绝对优势的王郎,转眼间成了瓮中之鳖。在刘秀和更始援军谢躬的南北夹击下,赵汉政权内部出现叛徒,开城放进刘秀大军,王郎败逃,被刘秀手下大将王霸斩杀,赵汉政权被灭。

4.平定流民阶段

由于战乱,河北出现了数量多达百万之众的流民武装,平定王郎之乱后,刘秀把目光盯上了这些流民。

这个阶段恐怕是刘秀最惬意的一段军事生涯,限于流民军队的战斗能力不强,刘秀以宽认为怀,减少杀戮,降服百万之众,一度兵威之盛,被人誉为“铜马帝”。当然这个过程也不简单,有一次战斗,刘秀还差点挂了。限于篇幅不赘述。

更始三年六月,随着最后一支流民武装的灭亡,刘秀在鄗县正式登基称帝。那么,作为刘玄的打工仔,他是如何摆脱刘玄控制的呢?这就要说到刘秀的暗线工作。

明线之外并行的“暗箱操作”

刘秀与刘玄的个人恩怨很深,从踏入河北起,刘秀一直心怀摆脱刘玄的雄心壮志。所以,他的暗线工作一直在悄悄进行。

1.积蓄粉丝团,打造忠诚团队

我们知道,刘秀开国有个云台二十八将功臣榜,这二十八人就是刘秀建立功业的核心骨干力量,全部在河北期间加盟了刘秀。刘秀在河北的最重要一项工作,就是建立核心团队。

在这项工作中有四个人非常重要:冯异、铫期、邓禹、王霸。

①人才识别大师邓禹

邓禹是刘秀太学期间的小师弟,那时候起,邓禹就愿意给刘秀当小跟班。邓禹有个非常特出的才能——看人很准,刘秀在用人方面都要征求邓禹的意见。在刘秀团队建设方面,邓禹的作用就是识别人才。

②清道夫冯异、铫期

冯异相当于秘密警察局局长,铫期相当于秘密行动队队长,俩人配合,负责对河北高官进行鉴别,找出哪些人是刘秀的粉丝,哪些人是刘玄的死党,从而保证队伍的纯洁性。

③宣传部长王霸

王霸相当于刘秀的宣传部长,想方设法制造声势,神话刘秀,塑造团队的精神动力。

自己的旗帜还没打起来,核心团队就已经打造完毕,这在任何一个开国皇帝经历中绝无仅有。刘秀的东汉开国战争,从来不缺少人才,而且团队的素质,也是列朝罕见,就是源于这段时间的基础工作。

2.从光杆司令到割据军阀

刘秀出行河北时,刘玄只给了他一个大司马的空头衔,没有一兵一卒,等于光杆司令。王郎之乱恰恰给他拥兵的理由,从信都郡开始,他可以名正言顺地调动河北所有军队,还可以自行招募武装,甚至收买私家武装。

如果说调动的郡县军队,是刘玄的财产,自行招募的武装就有点产权不明,收买的私家武装,则是赤裸裸的刘秀私人部曲了。比如耿纯、刘植、刘杨等人的家族武装,跟刘玄没一毛钱关系。

这就是事实上造成河北军队性质的复杂化,刘秀以其高超的政治手腕,不光拥有了私人部曲,还成功地把招募的武装、郡县的武装都打上了“秀字号”。

3.从无立锥之地到河北地主

平定王郎之后,刘秀又阴谋阳谋一起上,成功地将更始大将谢躬挤到魏郡,并设连环计,成功地斩杀谢躬,将整个河北落入自己的腰包。

有团队,有武装,有地盘,这三条暗线就是保证刘秀与刘玄脱钩的最主要保障。

整合明线和暗线的蓝图规划

明线和暗线的运行并不是完全独立,毕竟在刘玄手下打工,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杀身之祸。刘秀是如何保证两条协调并进的呢?在明线和暗线之间,他以一个蓝图规划,将二者有机融合。

这个蓝图就是:建立以皇权与豪门士族集团共建天下的政权结构模式!这个蓝图里暗含了一个概念:豪门士族集团是未来汉帝国政权的股东,他们将与皇权共生!

这就是刘秀核心团队能迅速建立的原因,这些人都是豪门集团成员,刘秀将他们家族的长远利益,绑定在了帝国的列车上,没有谁能拒绝这样的诱惑。

①明线这一层

从这个规划建立的那一天起,刘秀及刘秀团队就把河北当成了自己的家园建设,而不是替刘玄打工。对流民武装的宽仁,不光是道德层面的仁义,更是为河北建设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②暗线这一层

无论之前是否跟刘玄存在关联,他们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力挺刘秀,同时长远的利益规划,又消弭了团队成员之间的摩擦与内耗。我们发现,在所有开国功臣团队中,刘秀的团队内部,自始至终都没有发生大的冲突。

这就是刘秀在河北期间,明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凭刘玄的一根节仗就能搞定河北叛乱的原因,也是暗的一面,河北叛乱刚一平定,刘秀立马就能龙袍加身,刘玄无可奈何的根本原因。

东汉建立,一段充满艰辛和智慧的历史

有人说,刘秀建立东汉太容易,面对的对手实力太弱。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刘秀的统一战争整整打了三十年,战火几乎遍布每一个角落,消灭的割据势力十几个,消灭敌人总数量最少两百万。单从这些数字看,没有哪一个统一战争有这么艰难。

所以,有史学家说刘秀的统一战争,要比刘邦难很多!之所以东汉开国战争看似不那么精彩,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刘秀靠政治设计解决了很多问题。同时,他的军事团队整体素质太强,避免了许多拉锯战,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了。

如果我们的目光多分出一部分,仔细分析东汉统一战争中,军事与政治两条线,才会发现,东汉开国,精彩无比,河北统一过程,只是开胃菜!

欢迎关注“寻根拜祖”,四月底专栏《书生皇帝刘秀的江湖》陆续刊出,为您详细解读那一段精彩的历史故事。

布衣天子刘秀是如何一步步将破碎的大汉天下重组的?

首先,汉光武帝刘秀并不是一介布衣。他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

王莽篡汉以后相继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暴动起义。公元23年2月其军为了保证期的民意正统。立汉朝宗室更始帝刘玄为天子,第一菜,刘秀时任太常,偏将军。

公元23年为了镇压农民起义,王莽派司徒王寻大司徒王邑等率领42万大军,进攻昆阳。刘秀在昆阳之战中崭露头角,立有大功。在起义的农民军中和朝廷的军队里,建立了很高的人物。之后他又进攻邯郸,去兵真定(今河北石家庄北)。

为了奖赏刘秀,更始帝刘玄封刘秀为萧王。以表彰他的功勋。更始帝刘玄进入长安以后。他虽然消灭了王莽,但是,大多数农民军对他还是很不满的。但是这个更是皇帝,根本不理会朝政,整日在后宫与女人们饮酒作乐,引起了农民军的极大不满。最后,农民军,被逼无奈之下,放火焚烧了长安宫室。结果这一招可不要紧,一些有野心的农民军趁机作乱,干脆把西汉皇陵都给发掘了。为了稳住局面,在农民军的威逼之下,更始帝刘玄下诏,自请退位。

在长安乱成一锅粥的时候,刘秀得到了上天的启示。“刘秀发兵捕不到,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有了这一点,上天的启示之后,刘秀作为汉朝皇室的正统,他不在乎这昏庸的皇帝,在部下的劝谏之下,她再三考虑,终于决定在洛阳称帝。由此东汉建立。刘秀成为了东汉的开国君主——汉光武帝。

刘备怎么知道马谡不可用?

街亭之战后,诸葛亮追究战败的责任斩了马谡。在斩了马谡之后,诸葛亮不禁放声大哭。身旁的人劝解诸葛亮,说马谡罪有应得,不值得惋惜。而诸葛亮的回答是,当年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专门说起马谡不可大用。今天想起来,不禁后悔不及。那么,早在白帝城之时,马谡尚没有得到重用,刘备为何就能够看出马谡不可大用呢?

一、不可大用的马谡。

马谡是诸葛亮看重的人才,也是让诸葛亮吃亏最大的人。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曹魏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派出以张郃为首的援军,以挽回形势。蜀军和魏军在街亭发生了战斗,诸葛亮对这一战十分重视,特意违背大家的意愿,派马谡去守街亭。

可是马谡在到了街亭之后,违背诸葛亮的节度,没有据守街亭原有的城寨,而是把军队拉上了南山。张郃发现南山没有水,派兵截断了马谡军队汲水的通道。马谡的军队因为缺水大乱,被张郃的军队打得打败,士卒离散。战后,为了严明军纪,提振士气,诸葛亮不顾很多人的讲情,挥泪斩杀了马谡。

有人认为,马谡的死是因为他没有实战经验,被诸葛亮贸然投入战场造成的。如果诸葛亮能够原谅马谡的罪行,让他戴罪立功,积累实战经验,还是能够成才的。其实,诸葛亮经过这一战,已经看透了马谡的本质。他赞同了刘备的看法,马谡不可大用。

马谡在街亭之战中的表现十分卑劣,可以说根本不配为将。他在接过指挥权后,不能迅速建立自己的权威,反而遭到了全军上下的轻视。这是因为他既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又喜欢指手画脚胡乱指挥。本来诸葛亮训练出的蜀军是一支号令严密,纪律整肃的精锐之师,但是在马谡的指挥下成了一盘散沙。

史书上说马谡在街亭之战中“举措烦扰”,让全军已经感到无所适从。老将王平的规劝,马谡还“不能用”。这个不能用,而不是不去用,显示了马谡指挥才能的拙劣。同时马谡还不按照诸葛亮的安排行事,舍水上山,更是一种极端不负责任的行为。

诸葛亮作为一军的统帅,对这场战役有着自己的安排。马谡只是一个局部战场的统帅,他的行动要严格按照诸葛亮的指挥行事。但是马谡擅自改变军事部署,造成了战斗的失败,这使得诸葛亮的全盘战略遭到了破产。这一切,都表明了马谡作为一员将领,是不合格的。

而让诸葛亮彻底放弃马谡的原因,是马谡在战斗失败后的表现。在全军溃败的时候,马谡不是挺身而出,像王平一样挽救败局,而是放弃指挥,自己逃命去了。由于马谡的玩忽职守,使得街亭的主力“众皆星散”,只有王平坚守岗位,吓退张郃,带回了部下。

最不能让大家容忍的是,马谡在逃跑后,连后方的诸葛亮都没有去见一面,报告前线失败的战况,让诸葛亮好做预防的准备。马谡一溜烟的自己跑回了蜀中,躲藏了起来。如果不是王平的出色表现,再加上张郃远道而来不想扩张战果,诸葛亮的大本营也许会凶多吉少。马谡的这种举动,是十分卑劣的。

如果说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纸上谈兵,那么以前也有一位纸上谈兵的将领赵括,他的表现可以和马谡做个对照。赵括在被围时能够团结部下,在无粮的情况下坚守四十三天,在兵败时也能能够战死沙场,可以说马谡的表现连赵括一半都不如。

可以说,街亭之战完全是因为马谡的缘故失败,而且他还丢弃部下逃走,根本不管后方将士的死活。马谡的所作所为,表明了他是一个自私自利、毫无担当的人,已经丧失了一个将领最基本的做人、做事原则。这才是刘备说他不可大用的原因。

二、刘备如何看穿马谡。

在刘备弥留之际,他和诸葛亮托孤的时候,看到了马谡。于是他专门向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你一定要仔细考察他。诸葛亮对刘备的话还不以为然。直到街亭之战后,诸葛亮才想起刘备的话,追悔莫及。那么,刘备又是从那些方面看出马谡不可大用呢?

在史书上记载,马谡出身于荆州马氏。马氏兄弟五人,都有人才的声望。尤其是其中的马良,更是得到刘备的赏识重用。在夷陵之战中,马良被刘备派往武陵联络当地的少数民族,一起攻击吴军。马良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有力配合了蜀军的行动。夷陵之战失败后,马良也因为兵败战死沙场。

我们可以看到,马氏兄弟作为荆州士人中的佼佼者,当然被刘备、诸葛亮重点看顾。刘备赏识、重用马良是经过慎重考验的,而才器过人的马谡自然也不会被他放过。从马谡与诸葛亮的关系很好,情同父子来看,他们之间的私人关系也必然不错。马谡平日喜欢谈论军国大计,这也是刘备最喜欢听的。刘备就是在这个时候,对马谡暗中进行了考察。

我们看马谡的履历,就能够觉察出一丝异样来。马谡是以荆州从事的身份随刘备一起入川的,这说明他在荆州的时候,就得到了刘备的提拔。并且他还跟随刘备参加了夺取益州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很多人都脱颖而出。包括张飞、法正、黄忠、魏延等这些军政人才在内,都在战场一展身手。但是,我们却没有看到马谡的身影。而夺取益州后,马谡的任职也是绵竹、成都令、越辒太守,都是治理地方的官员。

这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刘备对马谡的军事能力并不认可,而是把他当作一名文官对待。这是刘备在战场上,对马谡的实际表现得出的结论。在漫长的战斗中,刘备多次在战场出生入死,连军师庞统都战死沙场,马谡当然也有在战场表现的机会。史书上对他的表现没有记载,我们可以想到他的表现不会很好。马谡的表现自然也被刘备看到眼里,对他有了一个客观的评价。

这是因为为将之道是一个人能力的综合表现,并不是仅有书本知识就能够胜任的。刘备和马氏兄弟交好,对马谡的平日里的作为有着一定的了解。马谡喜欢谈论军国大计,刘备也肯定有所耳闻。因此他提拔马谡为荆州从事,在入川时带着他一起去。

可是经过益州之战的考验,马谡的战场表现让刘备失望。他发现了马谡眼高手低的毛病,虽然满口的军国大计,可是在战场上却是无所作为。正是通过日常和战场的考验,让刘备得出了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结论。

三、刘备提醒诸葛亮的用意。

刘备专门提醒诸葛亮是有用意的,这是因为刘备观察到马谡对诸葛亮的影响,怕在将来对蜀汉造成危害。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刘备把诸葛亮从成都调来,两人商谈蜀汉将来的安排时,刘备却看到了马谡的身影。马谡能够来到白帝城,自然是因为诸葛亮的调遣。

诸葛亮的这一举动,是对马谡信任的表现。他和马谡关系友善,再加上器重马谡,自然把他带在身边,来帮助自己。刘备看在眼里,自然知道在自己死后,掌管蜀汉政权的诸葛亮,一定会重用马谡。可是自己已经发现了马谡的缺点,并且让他担任文职,这中间的道理一定要告诉诸葛亮。

刘备对诸葛亮提醒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这句话完全是针对马谡喜欢谈论军国大计而发的。从马谡的言谈中,我们可以看到马谡的志向,那就是带兵打仗,在战场建功立业。刘备深知马谡的真实能力有限,所以提醒诸葛亮,马谡虽然可用,但是不能把他放在关键的位置上。

在诸葛亮接受托孤后,他没有违背刘备的嘱托。他出兵平定南中的时候,就没有带马谡,而是让马谡帮他出谋划策。马谡为诸葛亮谋划了“攻心为上”的战略,获得了成功。可是到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诸葛亮把关键的街亭之战交给马谡指挥,就恰恰发生了让刘备担心的情况。马谡全军溃败,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以此失败。

结语:

刘备在弥留之际,向诸葛亮专门嘱咐,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这是因为刘备知道诸葛亮对马谡的器重,害怕将来诸葛亮重用马谡,给蜀汉带来危害。诸葛亮对此不以为然,遭受了街亭之战的惨败,追悔莫及。

刘备说出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是经过他的精心考察的。他和马氏兄弟交好,对马谡喜欢谈论军国大计早有耳闻。他认为马谡可以培养,于是把马谡提拔为荆州从事,带着一起入川,参加了益州之战。但是在战争中,马谡却表现得默默无闻,这让刘备对他的真实能力有了客观的评判。可惜刘备的评判被诸葛亮忽视了,这才造成了街亭的惨败。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