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dnf皇女的赏赐(历史上唐玄宗时代的高力士是忠臣还是奸臣)

CF排位号 admin 2023-05-09 03:30 153 次浏览 0个评论
CF排位小号

dnf皇女的赏赐,历史上唐玄宗时代的高力士是忠臣还是奸臣?

如果要评选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太监,非高力士莫属。高力士恐怕是历史上,唯一被称为“贤宦”的太监,他官至骠骑大将军,封齐国公,开府仪同三司。上有君王宠信,下有百官追捧,即便皇室子弟,都对恭敬有加,连太子都得称他为“二兄”。最难得的是,高力士风光一辈子,除了受到李辅国陷害,被流放两年,他可以算得上善始善终了。

正确评价高力士,是一件比较难的事。如果放在古代的历史环境,高力士无疑是纯度很高的忠臣;如果以今天的环境,放在更宽广的历史视角里,高力士的“忠”,无疑要打折扣,但无论如何,滑落不到“奸”的行列。

dnf皇女的赏赐(历史上唐玄宗时代的高力士是忠臣还是奸臣)

高力士的传奇一生

高力士有一个很厉害的祖先——冼夫人,南北朝时期,协助南朝镇抚边疆的巾帼英雄,高力士是她的第六代孙。高力士自幼卷入当地人的谋反罪,被阉割罚入宫中为奴,那一年他才九岁。

高力士在武则天身边度过了少年时期,景龙年间,得以侍奉比他小一岁的楚王李隆基。高力士的发迹,就是源于他参与了李隆基的唐隆政变和先天政变,成为李隆基登上皇位,最得力和最忠心的助手。

开元初年,高力士接管内侍省,兼右监门卫将军。李隆基说:“力士应承于前,我歇息则安稳。”可见高力士在李隆基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重要。

基于李隆基的信任,高力士相当于半个宰相,所有呈报的公文,都先到他手上,小事直接裁决,大事再呈报李隆基。因而,高力士权倾朝野,无论王侯将相,还是皇亲国戚,无不拜倒在他的门下。他所推荐的人,在朝中都是权倾一时。

高力士受到的恩宠,福及父母,本是罪犯家属的高力士父亲,被追赠广州大都督,母亲被封越国夫人。高力士还娶了一个官宦人家女儿为妻,岳母去世,各地到京城来送礼的,挤满长安大道!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一行逃往蜀地,在很多官员纷纷投降安禄山的危局下,高力士不离不弃,一路追随唐玄宗。返回长安后,唐玄宗被幽居西内,面对李辅国的迫害,高力士正色怒斥李辅国,保护了唐玄宗,也因此得罪了李辅国。

上元元年,76岁的高力士被李辅国矫诏,流放贵州。两年后,唐代宗即位,大赦天下,高力士回归京城,刚刚走到朗州,得知唐玄宗驾崩的消息,他“北望号恸,呕血而卒”!

高力士的“红黑历史榜”

一位太监,获得如此大的权势,与其身份极不相符,也与太监的形象相去甚远。那么高力士到底是红是黑,是忠是奸?

高力士的“红”是基本色调,他作为唐玄宗的政治助手,无论在唐玄宗登基前的两次政变,还是登基后的朝政协理,都为开元盛世的创造,做出了巨大贡献。历史虽然没有详细记录下,高力士在惊心动魄的政治风暴中的表现,也没有刻画他处理朝政的苦心经营。但唐玄宗的信任,和开元盛世的局面,已经说明了一切。

另外,作为唐玄宗最信任的人,高力士也对得起这份信任,他跟随唐玄宗五十余年,始终不离左右。即便在唐玄宗最落寞的时候,即使在大唐最危急的时刻。可以想象,即便面对安禄山的刀,高力士也不会改变他对唐玄宗的忠诚。

高力士的“黑”大概主要有以下几件事:

第一件事是帮助唐玄宗纳媳,娶了杨贵妃,这件事让高力士成了一个不光彩的皮条客。其实这很可能是一个误会,《新唐书》记载:“武惠妃薨,后廷无当帝意者。或言妃姿质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内禁中。”

请注意,给唐玄宗出主意的那个人,史书记载是“或”,也就是“有人”,至于这个人是谁,不知道,账算到高力士头上多少有点冤枉。

第二件事是,高力士举荐过一些存在争议的人物,这些人做出了很多玩弄权术、违法乱纪的事,让高力士跟着吃了不少锅烙。不过,对政治人物的评价,大多很难一刀切。

比如李林甫,这位半白半黑的宰相,玩弄权术那是家常便饭。比如受到诟病最大的宇文融,这为被人说成恶人的大臣,在知人善任和解决农业问题上,就很有建树,他解决了让农民增收让国家增税两头难的事。这两人都得到过高力士的保举或庇护。

高力士无论举荐谁,都有一个基本原则:不护短,“虽至亲爱,临覆败皆不之救。”即便最亲的人,犯了法坚决不出手相救!这就是高力士即便受到拖累,也没有被斥为结党营私的原因。

第三件事是,在马嵬坡劝唐玄宗接受政变者要求,绞杀杨贵妃。有一件事要先确认,马嵬坡事变,陈玄礼肯定是政变参与者,高力士应该不是。面对政变者处死杨贵妃的要求,唐玄宗不忍,高力士劝他说:

“贵妃诚无罪,然将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

这件事被人误以为高力士是阴谋参与者,其实不然,高力士敏锐地观察到,政变所蕴含的巨大危机,倘若处理不慎,唐玄宗命丧马嵬坡也不是不可能发生。所以,他建议接受条件,处死杨贵妃,本质上还是为了保护唐玄宗。

第四件事就是著名的“脱靴事件”,说李白酒后发狂,令高力士替他磨墨脱靴,让他受尽侮辱。高力士为了报复李白,故意曲解李白的诗,挑拨杨贵说,李白将你比作作风不正的赵飞燕。由此杨贵妃很生气,多次阻挠唐玄宗对李白的启用。

其实,这个故事是野史,当不得真,为了显示李白的恃才傲物,拿高力士来衬托而已。

可见,高力士的黑榜,大多都站不住脚。

不同视角下的“忠”与“奸”

关于忠和奸的界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内涵是不同的。放在君主专制时代的背景,“忠”首先是指对帝王的忠诚,其次才是对社稷的忠诚。而我们今天理解的“忠”,是指对国家的忠诚。

这两个视角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帝王的利益不一定就代表国家利益,在很多时候,这两种利益是冲突的,至少存在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冲突。

毫无疑问,高力士对唐玄宗个人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唐玄宗的利益与国家利益冲突之时,高力士的选择,在两种不同视角下,就有截然相反的结论。

唐玄宗晚年犯了太多的错误,如果高力士是一个以社稷为先的忠臣,他的选择应该是竭力匡正。显然高力士没有做到,他眼看着唐玄宗,在昏聩的道路上越滑越远。

比如杨国忠的奸诈,安禄山的野心,这些人人皆可预知的后果,要说与政治打了一辈子交道的高力士看不清,那就太小看他了。可自始至终,不见高力士有重磅进谏。以古人的眼光看待,情有可原,以今人的眼光看待,他就是愚忠!

不过,如论如何,高力士与“奸”的距离还是比较远的。

当时有个叫张少悌的书法家,在高力士的墓碑上写下了这么一段话,我觉得是对高力士最到位的概括:

“中立而不倚,得君而不骄,顺而不谀,谏而不犯。故近无闲言,远无横议。”

高力士做人做事很公正,不偏激,得宠不骄,顺从唐玄宗但又不谄媚,有不同意见又能做到不冒犯主人。这就是高力士能在几十年的政治生涯中,能始终宠信不衰,周边的人又对他无可指摘的原因!

回归纯粹的世界

其实,抛开政治因素和历史环境,单纯回到人性的层面,也许高力士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副更加有血有肉的形象,这个世界也许更加纯粹而又温馨。

高力士九岁进宫,在唐玄宗身边生活了五十多年,对无儿无女的他说,一生的情感,都投注在唐玄宗身上了。而那个让他倾尽心血的人,恰恰又是一个身份极其特殊的。

所以,自始至终,高力士作为一个纯粹的人,他扮演了两个角色:亲人和奴仆。

我们再来对照张少悌的评价,解析一下高力士的内心。“中立”是亲人身份,“不倚”是奴仆身份;“得”是亲人身份,“不骄”是奴仆身份;“顺”是亲人身份,“不谀”奴仆身份;“谏”是亲人身份,“不犯”是奴仆身份。

也就是说,高力士一辈子就是在两个身份之间跳跃,既维护了亲人之间的感情,又守护了主仆之间的界限。正是这种恰当的关系处理方式,让他和唐玄宗结成了牢固的情感纽带,也成就了一段半是主仆半是亲的君臣佳话。

假如高力士打破一下他的“忠”内涵,显然就破坏主仆关系,或者亲人感情,那么他与唐玄宗的和谐关系将不复存在,剩下的“忠”,又能维持几日呢?

总而言之,放在封建社会的历史环境,高力士的忠诚无可置疑,虽然以今人的眼光,这种忠诚要打折扣。回归到纯粹的人性角度,高力士就是竭尽全力,来扮演好他对于唐玄宗的两个角色而已,用“忠”或者“奸”来概括,显得那么苍白无情。

唐中宗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妹妹太平公主的?

唐中宗李显就是在神龙政变之后顺利登基坐上皇帝宝座的,从母亲武则天手中接过了最高权利,其中太平公主扮演了重要角色由于深受武则天的信任能够自由出入皇宫而且还是李唐王室的核心人物,武则天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而她身边的女官上官婉儿为了自己的前途开始寻找自己的政治靠山,与太平公主一拍即合做了内应完成了权利的交接。太平公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唐中宗李显毫不吝啬的为太平公主加官进爵,追封为镇国太平公主,食邑5000户全国十分之一的税收给了太平公主,政治特权可以组建自己的智囊团提高行政效率,不仅如此而且加强了家庭的安保措施派遣禁军来保护,和皇宫的安全等级一个级别。此时的太平公主可谓是位极人臣,权势熏天自己的欲望也大了起来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荣华富贵而是想要向自己的母亲武则天一样成为一代女皇,这与唐中宗的封赏不无关系。唐中宗李显大力犒赏功臣久而久之发现自己的皇权被大大削弱了造成了一个局面就是君弱臣强自己的皇权得不到充分集中为了巩固皇位就必须平衡在朝廷中崛起的几股政治势力,他亲自分封的安国相王李旦和镇国太平公主为了平衡李唐王室的势力大力扶植 武氏宗亲。唐中宗李显对太平公主以及相王李旦这批功臣的态度也在慢慢发生着改变,由最初的信任变成了猜忌担心会对自己的皇权构成威胁。太平公主经历了许多的政治风波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精明的政治家,为打消皇帝猜疑的顾虑就争小利,和寺庙的和尚为一个磨盘的归属权大打出手让皇帝安心。唐中宗李显是一个有情有义懂得感恩的皇帝,对神龙政变做出重大贡献的宗族势力都进行了赏赐因为要不是这次政变他依然要担惊受怕惶恐不安的活着,被母亲武则天废黜了十五年之后才再次回到了洛阳当上了皇子,每天仍战战兢兢生活得不到保障。成功从母亲武则天手里接过权利使得李唐王朝得以延续,太平公主只是做了对的选择。

中国上古时期大禹造的九鼎?

鼎在上古时期有4个用途:

其一是用来盛装食物;相当于现在的碗和碟,以及盛装食物的罐子,最先被古人利用的金属材料就是铜,炼铜在商朝和周朝相当发达了,古人没东西装食物,也就用铜铸成鼎来盛装食物,这种鼎一般比较小。

其二是用来宗教祭祀;用作宗教祭祀同样是盛装食物的,与第一种用途方式是不一样的,但用途不一样,一个是自己吃饭用的,一个是祭祀祖先吃饭用的。

其三是用作刑具;古人发明了一种刑法,就是烹刑,就是把人整个放在一口大鼎中,然后在鼎下架上柴火来烧,鼎中有时会放水,相当于把人煮死,有时不会放水,相当于把人干烧死,这种鼎一般很大。比如春秋时期,周夷王烹杀了齐国国君齐哀公,就是放在鼎中活活烹杀的。

何尊鼎

其四是用来作刻字记功的器具。这种鼎一般是贵族或者君主用来刻字记功的,古人喜欢把自己取得的功劳刻在一些可以永久保存的器具上,比如龟壳,这就是甲骨文,也有刻在鼎上的,比如“何尊鼎”,这个鼎记载了周文王对宗族子弟的训戒,以及这个叫何的贵族受到周文王的赏赐。

鼎有大有小,目前出土最小的鼎是西周的嬴霝德鼎,长10.5cm,宽8.3cm,重0.36kg,目前出土最大的鼎是商朝的后母戊鼎,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高133厘米,重832.84公斤,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差距非常大。

后母戊鼎

关于九鼎的来历和结果在史书中有很多的记载,比如:

《史记 封禅书》: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比较公认的说法就是:九鼎是夏禹制造的,夏禹成功治理好大水后,使得华夏归于一统,夏禹利用治水所熟悉的地理位置,把整个天下分为九州,分别是: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这也是尚书中记载的禹贡九州,这成为华夏最早的地理名词与范围。

夏禹收集了九州的铜,然后铸成了九鼎,与九州相对应,如果九鼎存在的话,应该就是九个鼎,与天下九州相对应,九鼎就代表着九州,九州就是整个华夏,九鼎不仅代表九州,还代表了王权,也就是统治天下的最高权力。

夏禹铸造九鼎

九鼎创建于夏朝初期,在商朝与周朝也是传国之宝,与后来秦始皇的玉玺有着同样的作用,谁拥有了九鼎,谁就拥有了天下,根据《史记 封禅书》的记载,九鼎经过了夏朝、商朝,到了周朝末年的时候,由于王室衰败,自从宋国社稷被毁后,九鼎就消失了,从此不再出现。

《史记》中还记载了一个关于鼎的故事,是说汉武帝时期,有一个名字叫锦的巫师是为百姓祭祀时,发现地下有个像钩一样的东西,后来挖出来是一个鼎,这个鼎尺寸很大,上面刻有花纹,然后这事就层层上报给汉武帝,汉武帝担心有人弄虚作假,于是派人调查,后来发现没有弄虚作假的事迹,于是就把鼎迎立到甘泉宫。

在路上时,鼎的上空出现一片黄云,如同车盖一样,正好这个时候有一头麃子(类似于鹿的动物)经过,汉武帝命人射杀了它作为祭祀的礼品,到了长安之后,汉武帝部大臣为什么这个时候会出现鼎呢?

九鼎图

于是有关的官员就回答说:以前泰皇(三皇之一)曾经制作了一个神鼎,一就是统一的意思,天地万物都归于这个宝鼎,后来黄帝制作了三个宝鼎,分别对应着天、地、人,也就是天鼎、地鼎、人鼎,然后又说到了夏禹制作了九鼎,象征着天下九州,分别是:豫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梁州鼎、雍州鼎、冀州鼎、兖州鼎,所以从史记的记载来看,可以肯定九鼎一定是个九个鼎,而不是一个鼎。

关于九鼎的故事,一直在华夏流传,《左传》中说夏禹把当时全国的名山大川、地理位置独特的地方以及天下奇怪的东西,全部制作成图册,然后让工匠在铸鼎时将这些图册仿制在鼎上,这是九鼎代表九州的证据。

夏禹

夏朝灭亡后,商朝将九鼎迁到都城,商朝灭亡后,周朝获取了九鼎,周武王取代商朝后,曾经公开展示过九鼎,周武王去世之后,周公执政,为了威震天下,在洛阳兴建陪都,并将九鼎迁到洛阳,因为当时的周朝都城在镐京,今西安,离中原偏了一些,所以九鼎迁入洛阳,以镇天下,显示周朝声威。

没有永远强盛的王朝,西周灭亡后,周平王东迁洛阳,彻底放弃了镐京,这就是东周,东周的实力显著下降,完全不能控制诸侯,于是就了楚庄王问鼎中原的故事,楚庄王是春秋时期楚国非常有名的君主之一,曾经有个典故是描述楚庄王,这个典故叫:此鸟不飞则己,一飞冲天,不鸣则己,一鸣惊人。

楚庄王带领楚国走向强盛,并且开始向中原扩张,有一次楚庄王直接打到了周天子首都洛阳的附近,导致周天子惶惶不安,周天子派出了个叫王孙满的人与楚庄王相见,为了炫耀自己的武力强大,楚庄王问王孙满:九鼎有多大?轻重如何?

楚庄王问鼎

王孙满回答说: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意思是周朝的德虽然衰弱,但天命没有改变,鼎的轻重,不是你可以问的。一句话就把楚庄王顶了回去,此后问鼎中原就成了一个赫赫有名的成语,表示有觊觎全天下的野心。

楚庄王是这么问的,王孙满是这么答的,两人都没有否定九鼎的存在,可见九鼎是真实存在的,这一年是公元前606年,春秋时期。

到了战国时期,秦武王派出甘茂攻下了韩国的宜阳,因此打通了从秦国到周天子的王宫,于是秦武王就带着一批人到周王宫举鼎,秦武王是个大力士,爱好比试力气,当场与任鄙、孟贲一起比试力气,当时他们举的是龙文赤鼎,也就是雍州鼎,雍州就是当时秦国所在的区域,结果秦武王举鼎时,被鼎砸中了脚,流血过多而死。

秦武王举鼎

有相当多的史书记载了这一历史事件,也从侧面证明了九鼎的存在,那么后来九鼎去了哪里?

关于九鼎的去向光是史书就有很多记载:

1、在周王宫就失去踪迹了,可能是消失在周天子之手。

周天子到了后来越来越衰弱,连打仗都没钱了,还得向商人借钱,比如周朝最后一任天子周赧王,就是没钱打仗,还产生了一个典故叫“债台高筑”,天子没钱怎么办?当然是想尽一切办法弄钱,这个时候的周王宫除了九鼎还有什么?

虽然史书没有明确记载是被周天子拿去铸币了,但是史书记载了是在周朝末年消失的,消失在周天子手上,难道不是周天子的责任吗?也有可能他拿去抵债了,总之就是被周天子用掉了,九鼎可值一大笔钱呢。

周天子失鼎

2、被秦国夺去并消失了。

《史记 周本纪》:周君、王赧卒,周民遂东亡。秦取九鼎宝器,而迁西周公於{单心}狐。後七岁,秦庄襄王灭东周。东西周皆入于秦,周既不祀。

西周君和最后一任周天子周赧王去世后,周地的百姓就逃亡到东方。秦国夺取了九鼎等贵重器物,把西周君迁往狐。过了七年,秦庄襄王灭亡东周,东西周就全都归属于秦了,从此周朝的祭祀没有人主持了。

这里面明确记载了秦国夺取了周天子的九鼎,之后九鼎就应该一直在秦国,秦国后来统一了天下,收缴了天下的兵器,铸成了十二个铜人,有人猜测九鼎也被做成铜人了,如果九鼎代表着王权和九州,秦始皇没有理由把九鼎做成铜人,这种东西是用来传承的,而不是用来毁坏的,这种东西跟玉玺一样,后世朝代只想得到,怎么可能毁掉它。

鼎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王权

但是直到后来秦朝灭亡了,九鼎也不知去向,没人知道九鼎去了哪里,这里大胆猜测一下,有几种可能,一是被秦始皇陪葬了,还在陵墓之中,二是被项羽夺走,铸成兵器了,应该是不在刘邦手中。

3、九鼎沉入泗水了。

这个也是有记载的,这是《汉书》的说法,汉书上说:在公元前327年,九鼎沉没在泗水之中,泗水发源于山东临沂平邑,经过泗水县、曲阜市、山东济宁市兖州区、江苏徐州市(彭城),再经过南四湖北部流入京杭大运河,泗水有很多支流,流域面积达到7万平方公里,主要在山东、江苏境内。

泗水是从东向西流的,与境内其他河流不太一样,但是九鼎是在周天子的王宫储存的,当时在河南洛阳的,是怎么跑到山东去的,那就是一个谜,有人猜测汉书的记载是为了突出刘邦,因为刘邦是泗水亭长,九鼎没入泗水,暗示着刘邦将夺取天下,这应该是恭维的写法。

九鼎就这样消失了

《战国策》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是说秦国要夺周王的九鼎,周天子求救于齐国,有个叫颜率的周人鼓动齐国救援周天子,答应事成之后送九鼎给齐国,齐国果然帮助了周天子,事成之后索要九鼎,结果周天子不想给,颜率以各种理由忽悠齐国,最终也没有给成,如果周天子真把九鼎给了齐国,那就有可能走泗水,但战国策记载的这事是周天子没给九鼎,所以也不成立。

史书上还说过秦始皇也曾经派人到泗水找捞九鼎,如果属实的话,倒是九鼎真有可能落入泗水了,从现在的文献来看,没人知道九鼎在哪里,也许在秦始皇的陵墓之中了,也许埋在了某个不知名的地方,还需要有考古发现才能等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