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我折腾的“消失的蓝宝石”这个事儿,听起来挺悬乎,就是个小小的实验,但过程还挺有意思。
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在旧货市场淘到一个玻璃展示柜,想着能不能搞点小玩意儿摆在里面。 刚好家里有一颗人造蓝宝石,成色还行,就琢磨着能不能搞点花样。
我就是单纯的想把它放进去展示,但是觉得太普通,没意思。 突然想到之前看过一些化学实验,里面提到一些物质可以溶解某些金属,我就突发奇想,能不能用类似的原理,让蓝宝石“消失”一下,然后再让它“重现”?
说干就干!
我得确定这颗人造蓝宝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上网查查,大部分人造蓝宝石都是氧化铝(Al2O3)。 这玩意儿性质挺稳定的,一般的酸碱都不跟它反应。
然后我就开始查资料,看看有没有什么能溶解氧化铝的。 找一圈,发现氢氧化钠(NaOH)在高温下可以腐蚀氧化铝。 这下方向有!
我就去买点氢氧化钠,这玩意儿有腐蚀性,操作的时候得小心。 我戴上手套和护目镜,把氢氧化钠配成溶液,然后把蓝宝石放进去。
接下来就是加热。 我用电磁炉慢慢加热,刚开始没啥动静,但是温度升高后,我发现溶液开始冒小气泡。 这说明氧化铝开始跟氢氧化钠反应!
我持续加热大概半个小时,溶液变得有点浑浊,我把蓝宝石捞出来一看,还真小一圈! 这说明我的思路是对的!
但是,问题来。 氧化铝是溶解,可是在氢氧化钠溶液里,它还是以铝酸钠的形式存在,并没有真正“消失”。 我得想办法把它再变回来。
我又开始查资料,发现铝酸钠可以跟酸反应,重新生成氢氧化铝沉淀。 氢氧化铝经过煅烧,又可以变回氧化铝。
就这么办!
我找来稀盐酸,慢慢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里,果然,溶液里开始出现白色沉淀。 这就是氢氧化铝!
我把沉淀过滤出来,洗干净,然后放进马弗炉里煅烧。 马弗炉温度很高,我设置到1000度,烧两个小时。
等冷却后,我把烧过的东西拿出来一看, 变成一堆白色的粉末。 这就是氧化铝!
虽然不是原来的蓝宝石的样子,但是它确实是从溶液里“重现”。 我把这些粉末收集起来,小心翼翼地放回展示柜里,旁边贴个标签,写着“消失的蓝宝石”。
整个过程下来,虽然有点折腾,但是挺有成就感的。 这也让我体会到,科学的乐趣就在于不断地探索和尝试。 虽然结果可能跟预期不太一样,但是过程中的收获才是最重要的。
这个实验也有一些遗憾。 比如,我没能把氧化铝重新变成蓝宝石的样子。 这需要更高的技术和设备,我目前还做不到。 不过我会继续学习,争取以后能做出更酷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