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得说说我最近碰到的一个事儿,有点不知道怎么讲,算是一次实践记录。
一次有点懵圈的经历
事情是这样的,前段时间,也不知道从哪儿听来的消息,说有个地方搞什么活动,名字起得那叫一个…嗯…抓人眼球。具体叫啥记不太清,反正听上去就感觉有点怪,好像跟“捐款”,“身体接触”什么的有点关系,但说得又模模糊糊。
我当时心里就犯嘀咕, 这年头为搞个活动,名字都这么敢起的吗?不会是啥不正经的玩意儿?但转念一想,万一是正经事儿,咱也不能光凭个名字就否定,对?
好奇心比较重,加上那天确实也没啥事儿干。心痒痒的,就决定去瞅瞅。 反正离得也不算远,坐几站公交就到。我就想着,去看看呗,要是真有啥不对劲的,咱掉头就走;要是正经募捐,那多少也算支持一下。
然后我就出门。坐上公交,晃晃悠悠到地方。找半天,在一个有点偏的小广场那儿,看到搭个台子,周围围些人。看着还挺热闹,放着音乐。
我走近点,仔细观察。现场布置得挺简单的, 没啥特别花里胡哨的东西。就是:
- 一个捐款箱摆在那儿,旁边俩穿着普通T恤衫的人站着。
- 几个摊位,卖点小零食、饮料什么的。
- 还有一块区域用绳子围着,里面好像有些小动物。
我心里还是有点疑惑,这跟听说的也对不上。我就凑到捐款箱旁边瞅瞅,上面贴着张纸,写着是为本地一个什么动物救助站筹款。旁边还有块小牌子,写着“爱心互动区”。
我就问旁边那工作人员, 这“互动”是咋回事?那小伙子挺腼腆的,指指围栏那边,说:“,就是您捐款之后,可以进去跟我们救助的小猫小狗玩一会儿,摸摸它们,增加点感情,也欢迎领养。”
闹半天是这个“互动”! 跟我之前瞎想的,还有听来的那个含糊不清的名字,简直差十万八千里。当时我这心里,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我掏二十块钱,塞进捐款箱。工作人员说声谢谢,然后给我手上喷点消毒酒精。我就走到那个围栏区,里面有几只小狗,还有两三只猫。我找只看着挺温顺的小土狗,蹲下来摸摸它的头。小家伙还挺亲人,摇着尾巴。
这活动本身挺好的,给流浪动物筹款,还能跟小动物亲近亲近。就是这宣传,或者说那个不知道咋传出来的名字,太容易让人误会。 可能是想搞个噱头吸引人,但这方法,我个人觉得有点过,容易引起反感。
在那儿待十来分钟,摸摸狗,看看猫,然后我就走。心里感觉挺平静的, 做点小贡献,也满足好奇心。就是觉得,现在这信息传播,有时候真不靠谱,传来传去就变味儿。
这事儿就算过去。一次挺普通的捐款经历,被一个怪名字搞得有点波折。也算是个记录,提醒自己以后别轻信那些听着就悬乎的传言,眼见为实才最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