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与争锋南朝陈,在文学方面苏轼是几千年来第一存在吗?
苏东坡逝世于公元1101年,离现在相去已有900多年。在这近千年的时光流转中,苏东坡以中国文化、文学和艺术的集大成者,滋润和哺育了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历史上对苏东坡的研究与探讨从来就没有间断过。
苏东坡虽然只活了六十余年,但后世的人对东坡始终有一种特别的发自内心的喜爱,虽历经千年而不衰。现代著名的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林语堂先生认为,苏东坡是人间不可无一却难能有二的人物。
苏东坡写诗填词做文章,他的诗词散文千百年来令世人百看不厌,百读不倦,每读一次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启发,能让后人永远咀嚼,享受无穷。
千百年来,苏东坡成了世间永恒的人格典范。东坡与人人喜爱的“诗仙”李白相比,少了些狂放不羁,但多了些隐忍平和;与“诗圣”杜甫相比,少了些痛心疾首,但多了些达观淡泊。
林语堂曾这样深情地说:“像苏东坡这样富有创造力,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有他的作品摆在书架上,就令人觉得有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苏东坡传》)
在《苏东坡传》序言里,林语堂这样评价苏东坡:“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散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林语堂对苏东坡的评价,既是非常个人化的又是比较随意的,但其中却蕴含了林语堂自己的经验感受和灵魂渗透,表现出惊人的悟性和深刻的穿透力。他不惜用“光风霁月”、“迷人的魔力”、“望尘莫及”、“伟大”和“天才”这样的词来赞美苏东坡,由此也可看出苏东坡在林语堂心目中的地位。
林语堂用诗意的语言写苏东坡:“他的肉体虽然会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辈子则可成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可以闪亮照明,可以滋润营养,因而维持众生万物。这一生,他只是永恒在刹那显现间的一个微粒,他究竟是哪一个微粒,又何关乎重要?所以生命毕竟是不朽的、美好的,所以他尽情享受人生。这就是这位旷古奇才乐天派的奥秘的一面。”
苏东坡是一个天才,是一个人格高尚的人,是一个性情可爱的人,用林语堂的话说,就是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苏东坡是一个全才,一个奇才。他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医理酿酒、烹饪美食、盖房搭屋、炼丹养生、为政治水等无所不通,而且每一学科都有精深之研究,都是专家。直至今日,他的东坡肘子、诗词、书画还广为人们喜爱。更重要的是,苏东坡的每一项成就都不是刻意而为,都不是殚精竭虑,他有点石成金之妙,只要有感而发,顺乎天性,自然流露,随意挥洒,就有至理名言,就有不凡的成就。这种多才多艺、博大精深的才气,是百年甚至千年不遇的,从中也可看出人类伟大智慧之极致。
苏东坡把任何一个流放地,都当作文化传播的场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杭州西湖因东坡而灵动,“苏堤春晓”成为西湖十景之首;他把长江边的荒僻之地黄州打造成一座文化高地,“东坡赤壁”由此名扬天下;惠州的“玉塔微澜”、徐州的“放鹤亭”、扬州“三过平山堂”,莫不浸润着苏东坡的旷世情怀。
苏东坡珍惜生活中的每一时刻并能从中得到快乐,令苏东坡成为一个生活的快乐者,没有什么东西能将他打败。所以林语堂先生说,中国的老百姓在遇到艰难和挫折的时候往往会想起苏东坡,然后嘴角就会浮现出一丝会心的微笑。世人之所以如此爱戴东坡,是因为他不避世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以及他性情中的豪放与旷达。
苏东坡虽然历经磨难九死一生,但仍然能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保持自己的一种豁达与潇洒、从容与天真。正如他刚贬谪去黄州,居住在定惠院作诗曰:“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他后来“躬耕东坡”时在《东坡》中曰:“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东坡因写诗被李定等奸佞断章取义、歪曲理解,制造了震惊朝野的“乌台诗案”。但是,苏东坡不畏惧生死,在受尽折磨之余,他亦抒发自己的情怀,咏竹曰“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风霁竹已回,猗猗散青玉。”
他在《卜算子》中说“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凸显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傲骨;他给朋友写信说:“寓居去江无十步,风涛烟雨,晓夕百变,江南诸山,在几席,此幸未始有也。”、“所居江上,俯临断岸,几席之下,风涛掀天。”“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客至,多辞以不在,往来书疏如山,不复答也,此味甚佳,生来未尝有此适。”凸显了他崇尚自然、摆脱束缚的旷达;他在“躬耕东坡”时说:“虽劳苦却亦有味。”、“形容虽似丧家狗,未肯弭耳争投骨。”、“腐儒粗粝支百年,力耕不受众人怜。”凸显了他超脱世俗功利眼光的潇洒。
他亦在《前赤壁赋》中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凸显了东坡作为知识分子“遗世独立”,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和高尚心灵境界的人格理想。
纵观苏东坡的一生,他有稳定的价值观,亦有坚定的信念,他心里始终装着国家,装着人民,他做人做事但求无愧于心。他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无论处于何种生活状态,他都能保持做人的正直与尊严,拥有一颗纯粹的赤子之心。
最有勇有谋的将军是谁?
刘伯承元帅绝对是一员有勇有谋的将军。
刘帅的谋。刘帅是智将,他的谋略高超是众所共知,在红军时期最紧张的时刻,巧渡金沙江,刘帅的谋划可谓是帮我军成功的化险为夷一次。1935年5月到达金沙江口岸,中央原本的计划是由林帅带领红一军团赶到了龙街渡口渡江,彭老总率领红三军团赶到了洪门渡口渡江,刘帅率领军委纵队从皎平渡过江。
三位老帅接到这个命令的时候,基本是同时出发,但是采取的谋略是不同。由于4月28日,蒋介石已经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所以就在红军抵进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
刘帅为了避免打草惊蛇,首先让部队伪装成为国民党部队,顺利进入到皎平渡旁边的小镇上,而此时国民党正好有一位军官留下了两条船打算装自己的财产,干部团减少动作,很快控制渡口,找到两条船。之后刘帅依旧让部队穿着国民党的衣服渡江,并顺利攻占对战阵地。
刘帅控制两边口岸之后,又找来五条船,这样一天一夜可以渡过一万人。同时刘帅在没有接到军委进一步指示的时候,刘帅就派遣干部团攻占对河对岸几十里的小镇,这是关键的一步。就在干部团刚刚到达小镇之后,四川军阀刘文辉的部队也到了,幸好干部团先到,打退了刘文辉部,这才保障了渡口的安全,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因为红一军团赶到了龙街渡口的时候,以及红三军团赶到了洪门渡口的时候,两个渡口都没有船只,加上江宽水急无法架桥,军委便立即命令他们迅速转到皎平渡过江。全局安危都系于皎平渡,但是数万大军在刘帅的指挥下,有条不絮的渡过了金沙江,在最后一只部队渡过金沙江的时候,刘帅才过江。
刘帅的勇。勇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前途艰难,依旧义无反顾,刘帅就是这样一位勇敢的将军。解放战争进入到第二年的时候,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西与山东,毛主席为了缓解两地的压力,决心中原突破,实施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举措十分凶险,因为当时整体实力上国民党占据优势,而进入大别山有上千里的路程都在国统区,还有数到天险,大兵团作战很有可能全军覆没。
进行这样的跃进是需要勇气和魄力,毛主席很显然具有这样的勇气和魄力,作为执行者的刘帅同样有这样的勇气,但是缺少一点魄力。不过这一切都随着中央发给刘帅的一封电报改变,电报上赫然写着“陕北以极为困难”的字样,看到这句话,刘帅瞬间做出了南下挺进大别山的决定。
大军南下其中需要渡过黄泛区,黄泛区是遍地淤泥,积水没膝,深处及脐,荒无人烟,行军、食宿均十分困难,刘邓大军战胜困难,胜利通过黄泛区。一天后又渡过沙河。
两天后到达汝河北岸,此时国民党整编第85师已占据了汝南埠等渡口,且后有追兵3个整编师,仅距20余公里。据此,刘帅亲自察看渡口,指挥部队强渡汝河,并告诉部队“狭路相逢勇者胜”。在刘帅的激励下,第6纵队一部在炮火掩护下,渡过汝河,夺取子渡口,掩护纵队主力及领率机关安全渡河。
三天后刘帅带领大军已全部渡过淮河,分别占领固始、潢川等县城,完成了挺进大别山的任务,象一把利刃插进国民党军的战略纵深。完成毛主席都认为难以完成的任务,为解放战争吹起了反攻的总号角。
刘帅足智多谋,智勇双全,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被美国军事专家杰米· 卡洛奇评论为二十世纪,全世界范围内六位“伟大”的军事家之一。
关于刘帅的故事,你还知道多少?
三国归晋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触?
我对三国归晋感触颇多,但主要有以不几个方面。
其一,三国归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历史发展规律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客观实际。正象三国的开国君主曹操、刘备、孙权皆堪称英雄豪杰,奋斗一身却没能如愿。最终三国一归司马。这其实也并非不可思议,可以讲,假如最终不归晋的话,也会像归晋一样出现统一三国的朝代,这就是历史的客观性,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
其二,靠整体实力司马氏走向帝位。三国时期,魏国整体实力最强,司马家族篡权获得了最终胜利果实。公元263年,司马昭发起了魏灭蜀之战,打下成都,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公元265年司马炎篡位,曹魏灭亡。公元280年史称灭吴之战,逼进建业,孙浩投降,孙吴灭亡。西晋成功统一天下。
其三,靠人才司马氏撑控天下。三国初期,群雄争霸,英雄辈出,人才如云。但到了后期,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备或孙权皆忽视接班人的培养,致使人才匮乏。他们的后代大都是无能之辈。
如曹操的继承人比他本人能力相差甚远,而且骄奢淫逸,死的很早。之后的曹睿,直至最后的曹奐的能力尚不如曹丕。而蜀国刘备之后刘禅,既无能力,又无主见。吴国孙权之后孙浩也非治国之辈。都失去了统一中国的机会。但司马懿及其两个儿子都很有能力,逐渐夺取了最强大的魏国高位,其孙司马炎终修成正果。
其四,靠策略和政策优势顺利夺取和巩固政权。为了统一天下,司马氏采取了先打蜀汉后攻吴,因为蜀国国力最弱,内部又不团结,再加上先攻蜀,吴不会来救援,能一举拿下,旗开得胜。
攻下蜀国后,司马氏又用蜀国人来治蜀,收买人心,给攻打吴国提供了心理上的有利条件。
司马政权还把荆州的士族以及东州的士族全调去中央,留下益州的本土士族管理蜀国。这样一来,彻底解决了蜀国的士族政权体系问题和派系对立的问题。蜀国攻下后,吴国从整体实力上,便无法与晋对立,拿下吴国也成了囊中之物。
由于这些好的策略和政策,司马政权得到了各阶层人士的支持和拥护,为晋国新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以上是我对三国归晋的感触和看法。
十大名社花诗词诗人都是谁?
第十位:“情诗之圣”李商隐
他年少成名却一生仕途坎坷,缺乏门第背景的他考取进士屡次失败,却丝毫没有让他怀疑自己的学识能力。他空有一身才华和抱负,却目睹了唐朝的国运衰微。
他尤其擅长写爱情诗,他是唐代诗人中被公认的一代情圣,用现在的话来说李商隐就是十足的情歌小王子。他那情意绵绵的爱情诗让人想入非非,如痴如醉,总觉得在诉说着自己动人心弦。
他的诗词意境唯美至极、内涵丰富,他朦胧而隐晦的无提诗也是唐诗一绝,无题胜有题,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对当今的现代诗都有不小的影响。他善于把心灵中的朦胧图像化为雾里看花,意境迷离的诗词,这种抒情手法的高度在古代诗人里几乎无人可及。
你可以不知道李商隐是谁,但你一定知道那句著名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真可谓是绝世佳句,人尽皆知。
第九位:“爱国诗人”陆游
有多少才华横溢,就有多少懦弱薄情。陆游的才华正如他的胆怯薄情一样成正比,导致他一生被情所困。在母亲的威逼之下无奈的休掉了自己青梅竹马的妻子唐婉,多年之后他和唐婉再次相遇,合作了那首千古名作《钗头凤》,让无数的人为之惋惜落泪。
他同样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的诗词风格多样,题材广泛,既有慷慨激昂的报国热情,也有壮志难酬的坎坷悲情;既有热爱生活的田园风情,也有为爱书写的绕指柔情。
陆游在南宋诗坛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大概也只有乾隆比他更勤奋了吧。那句著名的“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让多少未成眷属的有情人在深夜暗自滴泪。
第八位:“诗灵”曹植
曹操众多儿子当中,文学功底最为深厚的当属曹植,他是三国时期的诗坛代表人物。他才华横溢,桀溢古今,词彩华茂,卓尔不群。据说他和嫂子之间还发生了凄婉动人的传奇故事,为此他创作了唯美动情的千古名作《洛神赋》。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令人热血沸腾的两大术语:建安风骨和盛唐气象。而盛唐气象以李太白最为出色,建安风骨则是以曹子建为领头。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他推动了五言诗的发展,并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这本是一个时代的事业,却通过了曹植才获得完成。
南北朝诗人谢灵运曾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赞美。从此就有了才高八斗的美名。李白跟杜甫也都堪称是他的忠实粉丝。他那著名的七步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已成为世世代代人们脱口而出的流行用语。
第七位:“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的才华堪比李白跟杜甫,更是惊艳了整个唐朝。他也风流多情,一生流连无数女子,是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从小聪颖过人,年少成名,读书更是十分刻苦,读的口生了疮,手磨出了茧,年轻轻轻已是满头白发。
白居易的诗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街头巷尾到处都传诵着白居易的诗篇,堪比华语诗坛最佳流行诗人。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的影响,其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释、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遵循孟子说的:达者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终生信条。就凭《长恨歌》和《琵琶行》这两首诗,任何一个评论家都不能够忽视他的存在。他在16岁时就写出了那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否也伴随了你的童年呢!
第六位:“诗佛”王维
王维乃是盛唐才子,也是诗坛诗佛;他是软弱的文人,也是情深的丈夫,他字号“摩诘居士”。“摩诘”二字便是源于佛经中的维摩诘经。他就是王维,用禅意如画的诗感动你我;他是艺术大师,也是顶级的音乐家。
他的诗融合了音乐和绘画的美感,如果说杜甫代表儒家的文学观,李白代表道家的文学观,而王维则是代表佛家的文学观,是著名的“禅境”,达到了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他的作品绘影绘形,有写意传神,形神兼备之妙。
苏轼曾经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把绘画的精髓带进是哥的天地,以灵性的语言,生花的妙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或浪漫、或空灵、或淡远的传神之作。
对于很多中小学生来说王维的诗似乎伴随了他们的整个语文学习生涯。他的那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让远在他乡的游子倍感凄凉。千百年来一直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
第五位:“诗宗”陶渊明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桃花源,那里没有世俗纷扰、与世隔绝,过着快乐的田园生活。他是中国首位田园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诗中有酒,酒中有诗,他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生前名气不大,最终在宋朝苏轼和朱熹的推崇下进入第一线诗人的行列。后人对他的诗歌评价非常之高,几乎不逊于李杜。陶渊明的诗其平淡,世人皆知不及,却自然天成。他屡次进入官场,却又屡次辞官不干,他还做出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惊人举动。
陶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娴静,念善事,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合污。正如他自己所写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年少不懂陶渊明,读懂已是诗中人。那句著名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再读已是百般滋味在心头。
第四位:“诗神”苏轼
一个不会做官的诗人不是一个好的美食家,他不仅为宋诗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也为热爱美食的吃货们创造了名扬天下的“东坡肉”。他是一位天才文学巨匠,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兼儒释道三家思想于一身,天地万物,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贵为“诗神”。
他见识过人,而一生又屡经坎坷,颠沛流离。苏轼的诗内容多样,豪放自如,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
他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也正是因为拥有如此的性格和才华,让他遭受了乌台诗案。幸好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规定,才免于杀身之祸。
在才俊辈出的宋代,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试问谁人不能倒背如流呢?
第三位:“诗祖”屈原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从小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他立志报销朝廷,拥有一颗爱国之心,却屡遭流放。
《楚辞》和《诗经》被誉为中国诗歌的两大源泉,《诗经》是属于集体性的创作,个性表现甚少;而屈原的《楚辞》却是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以及他全部的生命热情打上了鲜明的个性烙印。
他的出现标志着一个由集团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的《天问》、《九歌》、《九章》、《招魂》也耸立起中国文学的颠覆。其代表作《离骚》被公认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篇幅最长,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政治抒情诗,司马迁赞其可与日月争光。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62岁的屈原抱石自沉于泪罗江以身殉国。为此后人还发明了粽子以此悼念他。那句著名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令世人无不为之仰望。
第二位:“诗仙”李白
江湖早已没有李白,却一直盛传着李白的传说。如果李白没有成为一个诗坛巨星,那他就只能回去继承他富豪老爸的家资万贯。放眼整个诗坛,李白要称第二,试问谁人又敢称第一。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他拥有非凡的自负和自信,也拥有豪放洒脱的气质和自由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诗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正可谓是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
他就像是足球场上的C罗一样星光璀璨,永远都是球场上最耀眼的明星,致使其他人黯淡无光。李白的诗才冠绝天下,独步古今。李白的诗风浪漫飘逸,绝句清新自然。
生也美酒,死也美酒,对于李白来说不喝酒写出来的诗是没有灵魂的。而杜甫曾这样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而李白却写出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真可谓是激情满满,谁与争锋。
第一位:“诗圣”杜甫
大唐是诗歌的天下,而杜甫则是诗歌艺术的颠覆。他的才华令后人难以望其项背,诗坛当之无愧的绝对巨星。虽然杜甫很忙,但三千年来堪称诗圣者唯杜甫一人而已。
杜甫的诗出神入化,秦观称其为诗中的孔子,苏轼称其古之诗人众矣,杜子美为首。他一生仕途坎坷,不得重用。即使战乱流离,但仍然心系苍生且胸怀国事,好在他还有一座草堂。
他的作品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题材广泛、寄意深远,抒发他悲天悯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所以才能成为无体不备,无美不俱的诗人。自古诗歌配远方,而杜甫的诗就在我们身旁。
他的诗也被成为诗史,他的那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已在每个孩子心中永久流传。
中华民族最强盛的是什么朝代?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这句俗语,反映了我国5000年的历史。其中唐朝的影响力最为重大。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最辉煌、最强盛的王朝。就连大唐的都城长安也是以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它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灿烂,达到了中国历史上无数王朝都不能达到顶峰。它的强盛影响了整个世界的东方。在白江口之战后,唐朝臣服于大唐,专心向大唐学习。与西部的阿拉伯帝国争锋相对。那为什么我说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呢?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由汉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也是世界公认的最有影响力、最强盛的中国王朝。特别是盛唐时期:
(1)经济的繁荣:在盛唐时期,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农业工具。经济总量占到了当时的60%,纺织业品种繁多,陶瓷生产水平也很高,商业和贸易的极度发达,年收入达到200多万贯。当时的长安成人口达到数百万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中心。而且大唐王朝还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放王朝。
(2)多彩的文学艺术:唐诗,书法绘画都达到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顶峰时期。
(3)强盛国力:在白江口之战,大唐大败日本,从此日本成为中国的附属、打败吐蕃。在讨伐高句丽,打败了高句丽。讨伐周边个国。使得唐太宗还会被称为“天可汗”。虽然唐朝大军只有50多万,但军队的质量高,备有阳刀军力强悍。周边的国家都被大唐军队打怕了。在盛唐时期,万国来朝国力顶峰。大唐帝国的每一次出兵都震撼了周边国家。
(4)科技的超前:一行和尚,观测出了恒星的移动方向,这一项技术领先欧洲近1000年。
(5)庞大的疆域:盛唐时期,疆域南至越南,北至贝加尔湖,东至日本海,西至中亚咸海。将领土面积达到1237万平方千米。唐朝是当时世界上疆域面积最为庞大的国家之一。
知道了吧,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唐帝国的强盛。当时的日本天皇还表示,宁愿放弃天皇地位,也要来中国留学。后来,海外华人也被称为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