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之塔6层,转职任务可以重做吗?
您好,dnf二觉不可以重新选择转职。角色到了75级以后就可以在任务列表接到2次觉醒的任务。接到任务后会请玩家去素喃武斗大会,挑战二次觉醒专用地图:黑龙大会,在黑龙大会收集45个任务品“黑龙的气息”即可完成二次觉醒。黑龙大会位于素喃地区,每天可以挑战9次,里面的怪物为绝望之塔的某个APC(分为4轮,每轮1个)。无需门票,接到二觉任务即可挑战。由于任务的不可逆性,一旦完成就是永久固定的。没有更改的可能,所以请您务必注意职业的选取,建议您在基本了解职业后再进行转职。拓展资料地下城与勇士》是一款韩国网络游戏公司NEOPLE开发的免费角色扮演2D游戏,由三星电子发行,并于2005年8月在韩国正式发布。中国则由腾讯游戏代理发行。该游戏是一款2D卷轴式横版格斗过关网络游戏,大量继承了众多家用机、街机2D格斗游戏的特色。以任务引导角色成长为中心,结合副本、PVP、PVE为辅,与其他网络游戏同样具有装备与等级的改变,并拥有共500多种装备道具。每个人物有8个道具装备位置,在游戏中可以允许最多4个玩家进行组队挑战关卡,同样也可以进行4对4的PK。
绝望之塔小游戏得一些秘密?
注意,本人玩过自走棋,但是懂得不多,所以下面的这些不一定正确。但是鉴于这个小游戏很简单,而且奖励也很拉稀,有些萌新也可以按照我说的去做,因为这个不重要,但说实话还是有点好玩的,那么我们来全面解析一下这个小游戏。
奖励首先奖励嘛不好,这也是我们说的随便玩玩就能拿到奖励的原因,有用的就一个铭刻之石吧,或者再加一个净化书。
这里多嘴一句,一百级史诗很多带红字的,拍卖行的净化书已经是天价了,但是克伦特那里卖净化书和清除卷轴,每周三本,大家可以对比下价格决定买哪里的。
基本机制首次登陆会给你一些金币,直接去十连抽,哇,兰博基尼女秘书……不好意思走错片场了。
十连抽以后看看能抽到什么,然后看看再用宝石升级一下,尽量完成成就任务,前期成就任务是获得第一桶金的地方,之后我们开始搭配阵容。
星级是不能升的,你看一共61个职业,总棋子是183个就懂了,只能靠抽。
凑羁绊羁绊通俗来说就是特定棋子同时在场时获得的额外BUFF。而DNF里每个职业系有好几个转职,这就是天然的种族。
比如上图的,有额外的效果,这就是羁绊。而奶在DNF里很重要,这个小游戏也是,所以我们尽量凑女魔法师、男圣职者、女圣职者的羁绊,因为三个奶在这里面嘛。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就是,帕拉甲乙丙丁家族,帕拉丁是可以回血的唯一的C。其他的阵容嘛,不是说不好,而是这个羁绊能在前期为你提供很大的助力。
进阶这里面的奶,都是单体回血的(根据我现在抽到的奶来看),所以我们要凑2C2奶的阵容
前期的话奶的星级不重要,一星就够了,而且升级需要的材料还少,C的星级是比较重要的。
加点首先说棋子加点,C的话前期无脑普通攻击就行了,打的快,而且后期可以洗点,还有一个原因是大叔和萝莉的羁绊都是加攻击力的,直接就打死了;
奶的话随便加,无论是给队友加攻击力还是回血都行,我个人是五五开的。
冒险团技能推荐加攻击减防御,不为别的,就为了打的快。
游戏优化你干其他事情的时候可以最小化,只要不小退和切换频道就行。
如果要我给你推荐一套万金油打的最快的阵容,不用别的,四个大叔,1蓝拳1驱魔2奶爸,杠杠的。如果你要打后期的话,前期不要在一星二星棋子上浪费资源,培养三星的,后期的小怪很变态,一星二星的扛不住,三星里尤其是奶,非常强,一个人就能爬塔,一个团灭对方一窝。
目前根据我的经验我发现就这么多,可能有不全面的,也有不对的地方,欢迎讨论。
激光狂热者怎么获得?
1. 深渊掉落:激光狂热者是85的SS手炮,所以刷深渊只能是84以上的地图,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刷寂静城,但是统计发现这里的爆率偏低,不过这里只爆85的SS,这个还是满可以的。
2. 开罐子:通过占卜师希莫娜商店出售的英雄袖珍罐(手炮)获得、通过占卜师希莫娜商店中出售的悲叹之塔史诗袖珍罐(手炮)获得。
以上是激光狂热者获得方法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16世纪诞生于欧洲的清道夫的女儿究竟是怎么的一种酷刑?
“清道夫的女儿”这个名字听起来挺好听的哦,但谁能知道这居然是一种刑罚呢。唉,就让我们先来了解了解这个刑罚吧 。
古欧洲刑具,别名「秃鹫之女」。 古代酷刑刑具的一种“清道夫的女儿”,其中一件模型收藏于伦敦塔。清道夫的女儿诞生于16世纪的欧洲,是曾在宗教裁判所风靡一时的禁锢装置的代表之作。
与拷问台相反,“清道夫的女儿”通过挤压让犯人产生痛苦,而不是拉伸他们的身体。行刑时,犯人的头部被套进这个A型结构的顶端,双手被置于中部,双腿则被铐在底端。仔细研究“清道夫的女儿”的结构你会发现,犯人的头部会被向下推,膝盖被迫抬高,让身体呈蜷缩姿势。快速挤压会让犯人的内脏出现急性肌肉抽筋,鼻子和耳朵向外喷血。
一旦与“清道夫的女儿”亲密接触,犯人在饱受痛苦之后会彻底变成一个疯子。 这个玩意儿是由伦纳德·史蒂芬顿发明的。他是亨利八世时代伦敦的官员,有个外号叫做“清道夫”。因为这个刑具是他发明的,因为被命名为“清道夫的女儿”。人们把这个刑具形容为他的女儿,这也算是一种嘲讽吧。
伦纳德·史蒂芬顿发明这个刑具的目的,是为了惩罚那些不听话的伦敦居民。这个刑具除了让受刑者感到异常痛苦之外,另外还具备羞辱性质。很多时候,受刑者会被抬到广场之上,让过往的路人欣赏他或她的丑态。
这个刑具为铁制,呈“A”字形,最上端是一个铁环,这个铁环的作用是卡住受刑者的脖子。刑具中间又是两个铁环,其作用是锁住受刑者的手腕。而在最底部,则又是两个铁环,其作用是锁住受刑者的脚踝。 其实这个刑具的制作非常简单,看上去没有什么复杂成分,但这个小玩意儿对人的伤害却是很大的。因为它的尺寸非常短小,远远小于人体向前蜷缩的长度。 为了可以锁住受刑者,行刑人往往会跨坐在受刑者的肩膀上,硬生生将其塞入刑具之中。
受刑者的四肢和脖颈被锁住之后,身体会整个蜷缩,甚至会变成一个“球形”。颈部、胸部、腹部、会因过度蜷缩而异常痛苦。受伤害最大的部位是脊椎,脊椎遭到这种非自然的拉伸后,血液竟可以从受刑者的耳朵、口鼻中涌出。 而行刑人则会趁此机会殴打或烧烤受刑人,因为身体无法移动,受刑者只能拼命扭动身体,这样一来会造成脊柱脱臼、肋骨和胸骨断裂,这种痛苦是难以想象的。 根据记载,伦纳德·史蒂芬顿曾让手下在广场之上对受刑人使用过这种刑具,受刑人除了痛苦难堪之外,还受到莫名羞辱。
尤其对于女性,这种刑具带来的身心伤害更大。 后来,英国皇家海军将此刑具带到船上,以此来惩罚不听话的士兵和战俘。再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让西班牙海军学了去,他们制造出更加“迷你”的“清道夫的女儿”,要知道这个东西制造的越小,对于人体的伤害则越大,甚至于后来还出现了能够伸缩的改良款。看来对于折腾人这种事情,古人是乐此不疲的。
看了这些是不是觉得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好听的“清道夫的女儿”特别恐怖,特别惊悚呢,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我们应该要庆幸自己没有生在那样的时代,而是这样一个幸福美满而又和平的时代。
文:唯恋无名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原创首发,请勿转载,了解更多有趣历史,喜欢我请关注唯恋无名
还有哪些惊人的实验?
1968年,一个让人细思极恐的动物实验正在紧张进行,这个持续了整整1780天的实验可能预示着人类的未来。
这个实验就是著名的“老鼠乌托邦”实验,所谓“乌托邦”,指的就是没有压力,一切平等,如同童话世界一般美好的社会。
而这个实验就是为老鼠提供一个天堂般的生活环境,被称之为“25号宇宙”,目的是看看老鼠最终是个怎样的结局。
可是,这场实验的结果令人感到震惊,原来,所谓的“乌托邦”并不是人们期待的样子,而在这个人为制造的“天堂”里,这些老鼠竟然都走向了灭亡。
那么,在这个食物充足、没有天敌的实验环境中,生命力顽强的老鼠为什么没有出现计划中的“数量暴涨”的情况,反而是经过了1780天,这些老鼠全都灭亡了呢?
别急,接下来我们就回到那段历史中,详细地说说这个故事。这个实验是由美国的一个名叫约翰·卡尔霍恩(John B. Calhoun)的生物学家做的。
约翰·卡尔霍恩在年轻时尤其喜欢研究各种鸟类动物,在他15岁的时候就能独自在专门研究动物的期刊上发表自己的文章。
后来,他在学业上十分努力,最终进修到了博士学位,而他的研究方向也慢慢偏向于研究动物的行为。
约翰·卡尔霍恩和老鼠似乎有着不解的缘分,他的毕业论文是研究挪威大鼠的习性,而他毕业后干的工作也和老鼠息息相关。
在1947年,当时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作的卡尔霍恩开始了“老鼠乌托邦”实验的雏形,他把一块接近1000平方米的林地作为第一次实验的场地。
他决定在这里修建一个属于老鼠的天堂,目的就是使他的实验鼠们自由自在、毫无压力地生活。最后,约翰·卡尔霍尔就把这个老鼠的天堂称为“鼠城”。
这个鼠城的面积比较宽广,预估可以支持5000只老鼠在这里生活。约翰为了让老鼠无忧无虑地生活,就给这些老鼠准备了足够的食物和水。
此外他还为老鼠配备了相应的医疗服务,可以说老鼠被照顾得十分周全,而唯一限制的条件就是这些老鼠只能够在鼠城这么大的范围内生存和活动。
可是,鼠城里的进展却与想象不太一样,甚至还有点奇怪。约翰·卡尔霍恩最开始往鼠城里投放了5只已经怀孕的母鼠,但这5只“元老级”的母鼠却并不“高产”。
尽管老鼠的数量在增长,但是却无法超过200只,基本上只能维持在150只左右,而这与鼠城的最大容量5000只相差甚远。
这个结果也引起约翰·卡尔霍恩对种群密度这个问题的关注。在这5年之后,约翰就加入了心理健康部,在这里他也有了更为完善的条件和设备来进行他的老鼠实验。
在那个时候,约翰·卡尔霍恩并不是一人,他也有一个小团队。他的团队成员为他专门设计了一款老鼠的实验场地,其中较为经典的就是这个方形的场地。
这个方形场地的长度约为4.5米,宽度约为3米,通过错落的电网分成了4个小区域,每个区域都提供有无限的食物和水,里面还有专门为老鼠打造的小房子。
虽说这个场地被分成了4个区域,可是这4个区域并没有完全独立,中间有3座小桥将这些区域连接起来。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给这4个区域逆时针编号,那么第一、第二区域是相通的,第二、第三区域是相通的,第三、第四区域是相通的,但第四区域与第一区域却不相通,所以整个布局基本呈现像“U”型一样。
当这些基本的硬件设施准备好后,就要开始投放老鼠了。第一批一共进去了32只老鼠,公母的数量各一半,并且都是成年鼠。
根据计划推测,方形场地中的老鼠们估计会很快进行繁殖,要不了多久,这里面的老鼠数量就可以突破场地的极限,也就是40只。
但是约翰·卡尔霍恩计划不会立刻终止实验,他想要让老鼠的数量自然繁殖到80只,然后观察它们的变化。
实验初期,这里面的母鼠在4个区域的分布情况都很均衡,然而公鼠之间会产生打斗的情况。而这打斗一结束,作为胜利方的公鼠就会霸占了更多的母鼠,而败方的公鼠们只能躲着这些胜利者。
随着实验进行,接下来又发生了奇怪的现象,这些低等的公鼠不再去试图去追求母鼠,哪怕是共处于一个地方也不会。相反一些低等的公鼠甚竟然会去追求高等的公鼠,而且这些高等的公鼠也不抗拒。
最后这些低等的公鼠慢慢地分成了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的公鼠不会参与各种竞争,但会试着追求任何老鼠,而这不会受到性别、年龄、亲缘这些因素影响。
第二种类型的公鼠如同局外者,它们的行动非常缓慢,基本不会和其它老鼠互动,社交活动也不参加。所以这类老鼠的外表毫发无损,也没有打斗过的迹象。
第三种类型的老鼠和第一类有点类似,但是它们就算受到了来自高等公鼠的攻击,也会疯狂地去追求母鼠。
此外,约翰还发现老鼠之间的社交行为变得越来越频繁了,它们更喜欢去扎堆吃食物。当然,如此频繁的活动也会让母鼠更难照顾好它们的幼崽。
伴随着实验进行,这些老鼠出现了大问题。因为实验场地的空间有限制,所以到了后期,这里面的母鼠经常都会遭到来自公鼠的“追求”行为。
而母鼠受到雄激素的作用后普遍会伤害到小老鼠,所以老鼠幼崽的S亡率很高,这直接让整个鼠群的繁育进程停止了。
最终约翰能够基本确定这里面的整个鼠群会走向毁灭,于是他就终止了这个实验。最开始约翰还对这个实验结果留有希望,他就挑选出了最健康的4只公鼠和母鼠,尝试重新恢复种群,可是它们的幼崽都没有存活下来。
约翰也做了许多次类似的实验,比如改变老鼠的食物种类,或者改变刚开始的老鼠数量等,可是最后呈现的结局都是这些老鼠走向了毁灭。
直到1962年,约翰·卡尔霍恩在期刊上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了其中6次实验过程。文章一经发表,许多读者都对这个实验结果感到吃惊。
在当时,读者们会不由自主地把这样的实验和人类社会进行比较,特别是那些人口急剧增长的大城市。
而实验中老鼠们的一些行为也或多或少地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现象,比如节奏快、压力大、子女缺少照顾等等。
当然,也有读者对约翰的这个老鼠实验表示怀疑,他们认为这个实验的设计有一定的诱导作用。最后,约翰的“终极版”老鼠乌托邦实验出来了。
约翰把他制造的这个老鼠家园命名为“25号宇宙”,从刚开始的方案设计到最终论文被发表出来,这个过程一共花了11年。
“25号宇宙”应该算是一个真正的老鼠天堂,在无限食物、水的供应下,还没有电网和桥梁,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大环境。
这个里面有16个老鼠的屋,而在场地中央是一片宽阔的广场,布满了食物和水源,整个实验场地估计可以让3800多只老鼠生存。
这一次约翰依然投放了4公4母一共8只老鼠进去,并且他也不再干预鼠群。刚开始,这8只老鼠没有快速进入状态,花了一些时间才慢慢适应环境,而这期间也出现过争斗的现象。
直到第104天,一个新的阶段来了。这些老鼠开始快速地繁殖,以每55天翻一番的速度增长着。一直持续到第315天,这个增长速度才降了下来。
而从这个时候开始,老鼠们出现了和之前实验一样的情况。首先是较为强势的老鼠占领了宿舍,而许多低等老鼠则只能被迫拥挤在场地的中心处。
这样一来,它们不仅打不过强势的老鼠,又被限制在了这里,每天什么也不能干,无所事事。最后它们变得暴躁起来,去攻击同伴,而那些被打的老鼠竟然都无力反抗,任由处置。
当然,那些住在房子里的强势公鼠也不好过。随着种群不断扩大,面对新生的公鼠,这些老的公鼠也难以应对,光是维护领地就用尽了全力,更别说去守护母鼠了。
而这些母鼠只有“既当爹又当妈”,除了照顾幼崽还要保护巢穴。就这样,母鼠也会逐渐变得狂暴,有时还会误伤自己的幼鼠。
面对陌生老鼠的入侵,这些母鼠没有能力对抗,变得压力巨大,甚至会出现“布鲁斯效应”,也就是受孕母鼠会停止生产。再加上公鼠也会攻击幼鼠,所以鼠群很难会有增长了。
直到第560天,鼠群的最大数量维持在2200只左右,远远没有达到这个场地的极限。而在这以后,鼠群就开始迈向毁灭了。
幼鼠被母鼠抛弃,很难活下来,而母鼠们慢慢失去了母性。公鼠没有心思追求母鼠,每天只会进行吃饭、喝水、睡觉、梳毛这四个事。
按照这个趋势,约翰进行了推算,最后一只公鼠大约会在第1780天S去,而这也标志着这个老鼠的乌托邦走向了毁灭。
直到1973年约翰的论文成稿时,他本人对这个实验的解读是这样的:老鼠这种简单的生物都有可能走向末路,更何况是人类这么复杂的生物呢?
确实,乌托邦中的老鼠所表现出的种种行为和一些情形很相似,比如国外的监狱等。
那么老鼠的命运能代表人类吗?我想这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但是至少它让我们有了反思,让我们开始思考我们如今的生存环境。
随着科技逐渐发达和进步,我们似乎也在向往着一个乌托邦,可是我们更应该把目光放在如今的环境上。
在发展的同时,更要重视自然的保护,因为我们的一切都是地球母亲给予的,所以如何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才是值得我们保持关注、思考的一个长久问题。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