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dnf钓鱼脚本,为什么captcha的响应无效?

CF排位号 admin 2023-07-18 08:00 390 次浏览 0个评论
CF排位小号

dnf钓鱼脚本,为什么captcha的响应无效?

出现captacha响应无效的原因:

1、由于许多人喜欢开辅助脚本外挂,破解加速器,破解软件,以及点什么不明链接(往往是游戏相关道具领取仿冒钓鱼页面)导致账号被盗。再去找回账号密码就会出现人机验证不了的情况。

2、为了保证操作者非机器人的保护机制。在经过大量的检测之后会使得系统默认的黑户口玩家出现无法响应的状态,此时需要进行人工客服的帮助。

dnf钓鱼脚本,为什么captcha的响应无效?

脚本精灵鼠标怎么使用?

一个录制和重放鼠标点击操作的软件,采用实时操作,重放鼠标点击的操作时,不影响你做其他事情(有别于其他软件的最大区别,因为其他键盘精灵工作时,你是没法再使用电脑的),正因为是实时的,所以每次使用时,必须先录,再重放,不能保存,实时保存后下次再用是没有效果的,所以本软件,只用在简单的操作,如:用在网络游戏中的重复采集物品,钓鱼等。或者是一些简单的刷分,重复点击网页等等。

凡是步骤简单,重复的鼠标点击操作,都可用本软件来完成,因为他工作时,你自己还能正常使用电脑。

为什么浏览器要限制跨域访问?

背景

Ted Nelson 曾经谈过文学二神 —— 读者和作家,它们都是无敌的:作家可以想写什么就些什么,而读者可以选择什么也不读。不过现在我们有三个神,读者、作家还有中间人,它们任一方都不是无所不能的。

浏览器一直在做的假设是,任何时候只要用户开始使用互联网应用,这个应用就开始尝试攻击这个用户,也就是说互联网应用是默认不可信的,浏览器在它们可能做的任何事情上都加了限制,而且也对互联网应用开发者提供有限的关于这些限制的报错信息。因此这是一个对程序非常不友善的环境,除非这个程序是一个很简单的不访问任何互联网数据的程序。

跨站脚本攻击(XSS)

最早迫使浏览器采用不信任互联网应用这个设计思想的攻击方式,就是跨站点脚本攻击。在这种攻击中,一个恶意的人员刀疤哥会向普通用户爱丽丝 发送一封电子邮件,邮件里有一个指向刀疤哥的网站的链接。爱丽丝毫无防备心地点击链接,让浏览器加载网页刀疤网,浏览器允许 JavaScript 程序默认在任何网页上运行,因此刀疤网上会有一个 JS 程序在爱丽丝的设备上运行,访问爱丽丝设备上她能访问的一些数据,然后秘密发送数据到刀疤哥的服务器上。

程序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访问 爱丽丝的私有数据。一种方式是爱丽丝正在使用的计算机可能位于防火墙内,该防火墙允许她进行隐式访问她家中的网络摄像头或她大学的期刊库等等资源。之所以说隐式访问,是因为这些访问可以在没有与爱丽丝进行任何交互的情况下完成,或者也可以通过要求她登录系统以让程序获得一些凭据(例如 Cookie)来完成。网站刀疤网也可能是她使用的某个银行的官网的虚假版本,一个钓鱼网站,它要求她以某种借口向银行或社交网络进行身份验证。这个钓鱼网站将数据返回给刀疤哥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将窃取到的数据放到刀疤网的 URL 后面,发送 GET 请求,这样刀疤网的服务器就能拿到数据。跨站脚本攻击可能有很多变种,这里说的是最一般的思路。

跨域资源共享(CORS)

浏览器开发者的第一个冲动可能就是完全阻止 JavaScript 程序进行任何互联网访问,这样它们就没法偷偷上传用户数据了。但显然互联网应用的开发者需要他们的 JS 程序能够进行网络访问。例如,银行肯定需要加载一个程序,通过上传用户输入的信息来向银行服务器请求关于这个用户的不同日期、不同账户的更多数据。显然必须允许上传数据才能实现这些交互。

但我们不会允许这些数据被上传到刀疤哥的服务器上,这就是同源策略,只要程序在同一个互联网域名(如 http://www.icbc.com.cn )的网页中运行,那么程序可以与这个域名下的任何服务器地址进行交互。URI 中的协议和域名就组成了我们所说的「源」。因此同源政策(Same Origin Policy, SOP)说的就是,来自某一个服务器「源」的数据,以及来自这个服务器的程序的数据,都与来自任何其他源的任何数据分开。这使银行的程序能够很好地运作,又不会暴露隐私。

有什么场景之中同源策略是不可用吗?这还是有的,任何需要程序去访问其他域名下的数据的场景都会被同源策略阻碍到。例如如果有一个网站想提供一个 JavaScript 程序来检验、测试或者仅仅访问另一个网页,那么它没法访问那个网站上的数据,也就没法达到它的设计目的。

另一个例子是数据融合。当政府开始公开大量的开放公共数据时,有一些网站会开始涌现,这些网站从许多不同的开放数据站点加载数据并提供数据的「融合」—— 组合许多不同来源的数据,并提供可视化,从而让用户享受到单一数据源所不能提供的洞察力。但实际上,典型的纯前端的数据融合网站现在已经无法工作了。

那么有什么替代方案?浏览器制造商实现了一些钩子以允许数据在不同的源上共享,并称之为跨域资源共享(CORS)。核心问题是 —— 如何在浏览器中区分数据,区分私人的网络摄像头数据和公开的政府开放数据?我们无法改变网络摄像头,但我们可以改变开放数据发布者。浏览器制造商现在要求开放数据发布者在 HTTP 响应中为任何完全开放的数据添加特殊的 CORS 头: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同时他们添加了一项功能,允许数据发布者指定有限的其他可信来源,这些来源将被允许访问数据发布者产生的数据。

例如银行可以允许可信的信用卡公司的程序访问银行的源下的用户数据,这可以使得运营银行变得更容易: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credit card company.example.com

这意味着发布公开数据的人需要在他们的任何 HTTP 响应里加上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这意味着给互联网上随机的开放数据者带来大量的工作量,可能这些开放数据提供方会因为各种原因没法给所有响应都加上这一条响应头。这使得他们的数据只能被浏览器直接访问,而没法被互联网应用利用。

浏览器事实上不直接查看这些响应头,而是在一个前驱(Pre-flight)的 OPTIONS 请求里查看,这个请求会自动插入到其他主要的请求之前。所以当开发者在开发者工具里看到主要的请求时,其实已经有几轮请求发生了。

响应头拦截

除了阻止访问数据以外,CORS 系统还会阻止不同源的服务器的响应头发送给互联网应用。如果不想被阻止,服务器必须加上另一个响应头: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Authorization, User, Location, Link, Vary, Last-Modified, ETag, Accept-Patch, Accept-Post, Updates-Via, Allow, WAC-Allow, Content-Length, WWW-Authenticate上述的响应头里必须包含一些东西,比如「Link」。这些是一般会被浏览器阻止的响应头,你也可以把任何其他的应用和服务器需要因其他目的而是用的响应头加进去。

HTTP 方法拦截

作为习题留给读者思考。

例子

官方的示例 SoLiD 服务器通过这种方式来允许跨域资源访问。

对 CORS 的调整

这里我们要说的调整是:CORS 的设计者事实上故意使其变得更加难使用。

有人会一种感觉,我明白,就是如果允许数据发布者简单地把 ACAO:* 加在在他们发布的内容上,这会是一个,让 用户很容易自废武功的设计。

这里的「用户」当然不是普通用户,而是指配置网络服务器的系统管理员。我们担心的是系统管理员会发现浏览器封锁了对其数据的访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只会在任何地方都加上这个响应头,即使某些数据实际上并不应该被公开。例如,他们提供了不同版本的页面给不同的用户,此时保持用户之间的数据隔离是很重要的,但他们会受到诱惑用ACAO:*来把所有数据都标识成可以访问的。

因此,只要传入的请求中带有用户凭据信息,浏览器就会阻止服务器使用 ACAO:*。 每当用户「登录」时,如果你愿意,明确地使用他们登录时上传的身份信息。

但是,有时系统需要访问来自另一个源的用户私有的信息,例如前述的银行的例子。对于这种使用凭据的情况,只允许访问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响应头中明确指定了的源。

麻烦的是 HTTPS:互联网现在分为两个网络,一个是我们用来登录和传递凭证的网络,而另一个是低安全性的网络。问题在于,如果你开发的不是最终用户顶级应用程序,而是一个中间件,一个代码库,你只能调用浏览器来做网络操作,以及用于处理密码或 TLS 的浏览器 API,必要时得进行登录。中间件的代码没法知道整个过程。

这意味着,如果你的服务器发布的是完全公开的数据,例如政府开放数据,你希望任何代码都能够访问你的数据,系统管理员之间的经验法则是你应该总是回应任何请求头相同的源。相比于用这个: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所有的开放数据服务器应该发送这个: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RECEIVED_ORIGIN)

此处的 $(RECEIVED_ORIGIN) 就用请求头中的源来替换。

这可能会比向所有公共数据服务器添加固定字段更复杂。不过这是一个进步,可以让代码来干活,而不是简单地让人去改改配置 —— 这需要让每一个开放数据发布者都配合。

要向数据发布者解释清楚这些东西简直像打一场战役,战役的结果是到处都可以搜到这些代码片段。事实上 Apache 都把这个搞成了一个内部的环境变量[@@ref]

难道没有更好的设计来设置静态标头吗,例如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PUBLIC_AND_UNCUSTOMIZED

这样系统管理员就不会把一些私密的东西随便暴露出去了,或者也可以用用户的身份来定制化?可能有的人会这么想。不过这就是现在 CORS 实现的方式。

所以,世界上的数据发布者都开始把 CORS 源配置通过反射添加到响应头里了。

但一旦你要使用反射式加源的响应头,很关键的一点事允许把 Origin 加到 Vary: 响应头里,如果你有 Vary: 的话。如果没有,就加上一个:

Vary: Origin到每一个通过反射来配置 ACAO 的响应头里。

不然的话,这里有一个失败的例子:

站点A上的程序向服务器请求公共开放数据

服务器使用 ACAO 响应头头响应数据

浏览器缓存该响应

用户使用站点B上的其他程序查看相同的数据

浏览器使用缓存副本,但其上的源A与请求站点B不匹配。

浏览器以静默方式阻止了请求,用户和开发者感到十分费解

因此,在正常运行的基于 CORS 的系统中,服务器发送 Vary:Origin 响应头,并强制浏览器为每个请求它的 Web 应用程序保留不同的数据副本,这非常具有讽刺意味,因为这些数据副本可能是完全公开的数据,不需要做任何隐私考量。

CORS设计在历史上大多数时候都是整个网络中最糟糕的设计。但现在,那些设计像 Solid 这样的系统的人必须创建一个不受 XSS 攻击影响的系统,数据将是在用户的控制下完全对外公开或者完全对外不可见,并且 Web 应用程序将被各种不同的社交流程视为可信赖的。

后记: 对CORS的第二次调整

对CORS的第二次调整是在浏览器还没完全实现完第一次调整的时候发生的。

Notwithstanding issues with the design of CORS, Chrome doesn’t in fact do it properly.

If you request the same resource first from one origin and then from another, it serves the cached version, which then fails cord because the Origin and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headers don’t match. This even when the returned headers have “Vary: Origin”, which should prevent that same cached version being reused for a different origin.

尽管 CORS 的设计存在问题,但 Chrome 实际上也并没有正确地实现它。如果你首先从一个源请求相同的资源,然后从另一个源请求相同的资源,浏览器将尝试提供缓存版本,然后由于 Origin 和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响应头不匹配而失败。即使返回的响应头具有 Vary:Origin,这也应该防止相同的缓存版本被重用于不同的源。

问题出现于 Chrome Version 59.0.3071.115 (Official Build) (64-bit)

火狐在 2018-07 也出了同样的问题。

梦幻西游是否快走到了尽头?

早啊!悟空。

梦幻西游走到尽头的这样的说法,那肯定是子虚乌有的;你可以说在大街小巷的网吧网咖里看不到大家在开心的玩梦幻了,但是这并不代表梦幻西游已经走到了尽头了。(点个关注支持一下辛苦的小编吧~谢谢支持)

童年的回忆依然是在继续的!

因为当年在网吧里玩梦幻的那群人现在已经工作了,或者都是在家里闷头安心的五开刷的起飞,享受游戏的同时还可以看看电影。

笔者我就是一个从04年就开始玩梦幻的爱梦玩家。期间也是因为考学所以间断了一些时候,但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日常消遣的打发时间还可以赚到零花钱

尽头决没有尽头!

这是一部分我最近的出货截图,一坨坨的是每天做天台杂货商和兽决商人倒卖的钱,和出售一些五开获得的农副产品的金币(这里有人肯定会说你这么大的出金为什么没被抓去烤火,我只想说我从来不会去卖直接从系统里刷出来的钱,例如:飞贼是高产出金的,秘境是高产出金的,乌鸡的产金也很高,所以需要一些小技巧来消化掉这部分金;有需求的可以关注一下了解)

装备的话也都是倒卖的藏宝阁的低价值装备

魔力飘带是12元还是15元左右买的,腰带的愤怒是天台的收货号看到有人在天台喊“100w出80愤怒腰带”然后我就直接点了交易。算是捡漏吧,但捡漏也是要盯着屏幕看和手速快的,我就遇到好几个天台喊着什么420丢牌子(当时我们区商人都是425无限收)什么25w丢100-110珍珠有三个(当时我们区五开的都是30无限收100-110珍珠)

所以说来倒去,倒卖其实是一个综合的学问(眼见,胆量,手速)梦幻西游更是个学问(刷金,五开,套路开店等等)这些我基本都有涉猎毕竟不算是特别专精的吧,但总归经验上可以帮助大家规避很多不该浪费的时间和买号的时候花冤枉钱(以前是在工会里专业给别人估号的,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毕竟让老板买到合适的梦幻号,能赚到钱才是互利共赢的。

所以梦幻是真的没有尽头的,现在各种的直播平台都快开放梦幻的直播了

坚硬的后盾之工作室!

我相信说到梦幻的新区老区,那么就一定会想到工作室,不管是去新区开荒6个月可以抓持国垄断市场一只3jn持国售价高达6000w结合新区比例大约一只须弥的3jn持国的价值可以达到近5k人民币,很难想象这里面的暴力,也正是无数的工作室宁可耗子数万元也要口袋刷经验达到全区第一个抓持国的原因吧。

老区而言物价稳定,每个区的建邺城都会有垄断的商人,一般jy是垄断低兽决元宵D5胚子,宝宝晶石和9眼最多的。那么这里面每一样都是有大名堂的,除了元宵我没有大量囤积不太清楚利润之外,其他的都有范畴,只有我还是选择了低兽决长期倒卖(原因:需求大,虽然利润没有9眼暴利,但量走起来了,利润自然高;而且低兽决和卖胚子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买了你的胚子就要买你的兽决,一举两得!)这里简单的只能说这么多,有需求了解更多的也可以关注问我。

就想问一句,如果梦幻尽头了,那这些商人也不傻,谁会没日没夜,挤着周二维护来抢最好的摊位呢对吧!

工作室跑环致富!我曾经是自己收环大概25车左右就可以开始跑了,一个155st跑,两个172的号跑(为什么跑bb环要172以上!自己去论坛问,问了还是不明白的就关注问我吧……)

收益基本上是3天左右可以出大概3本150的好书,一本150的项链我们区是1500r+。

这么巨巨巨巨大的利润,这是梦幻的尽头?吗。

不管你信不信梦幻要到尽头了,我是坚决不信的~^_^ 我就是要跑环 我要跑1000个100环!我要刀剑项链书。

所以有些朋友要说为什么我跑环都是170/199积分 啥好东西也没有,(肯定有野路子啊!你不往马镇人丢几个80环丢几个2家具,那你当然分低了,还有就是你只跑了20个100环就说几率有问题,每次要by每次分都很低,记住量变产生质变,梦幻本来就是几率西游,恰好笔者也有跑环的妙计,有钟爱跑环的玩家可以关注互动一下哦。

好了分享到这里,你还觉得梦幻快走到尽头了吗?你现在是否还坚持在梦幻的一线呢?评论留言吧。(点个关注支持一下小编吧,每天给你解答梦幻疑难杂症,最新资讯!)

大数据时代如何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网络攻击就像流感病毒,一旦防不住,扩散是必然的,最坏的结果之一就是造成数据泄露。但这并不意味着,数据泄露的罪魁祸首就是万恶的攻击者。很多时候,“中招”也和企业没有做好预防工作有关。今天,我们用六个问题,来试试你的企业数据泄露的风险有多大?

1、你足够了解自己的数据吗?

谈数据泄露,首先谈数据。

很多企业对自己数据的分级不清晰,不了解哪些数据已经对外泄露,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敏感数据主要存在哪些地方(服务器、终端、网盘等)。

建议:企业在部署安全防护之前,应对数据的存放位置、存储地安全性、和数据的敏感程度做一个梳理。例如,哪些是最敏感、最容易被攻击者“瞄上”的(用户账号密码、信用卡信息等),哪些是风险相对较小的数据。了解自己的数据,可以让之后的权限管理、防护部署、漏洞修复少费很多功夫。

同时,企业员工可以定期给数据存放点做“保修”,例如服务器升级、终端系统升级等。

2、数据没有“裸奔”吧?

数据在产生、通信、传输、存储的过程中,都有可能被篡改、劫持、钓鱼攻击盯上。如果这个时候,数据没有加密,那么攻击者就会直接看到明文数据。目前,很多企业在数据保护上面还做得远远不够。例如,全球还有半数的企业没有将网站从HTTP转为HTTPS,让数据在网路上“裸奔”。

HTTPS化,已经成为了全球大企业的必然选择。苹果就宣布2017年1月1日起,所有提交到App Store 的App必须强制开启ATS安全标准(AppTransport Security),所有连接必须使用HTTPS加密。包括Android也提出了对HTTPS的要求。

建议:企业需要对关键、敏感的数据进行全链路的保护,也就是从数据的产生、通信、存储到销毁,都需要呆在加密的环境中。另外,建议企业跟上全球步伐,利用云上证书服务实现一键HTTPS化。

从上图看,数据从客户端出来就已经是密文数据了。那么企业的用户在任何网络链路上接入,即使被监听,黑客截获的数据都是密文数据,无法在现有条件下还原出原始数据信息。

3、知道自己所在行业的最大威胁,和高危路径吗?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企业需要知道所处行业的主要攻击类型。例如,在直播、游戏行业,因为DDoS攻击所导致的数据泄露事件就特别频繁。

但无论哪个行业,Web攻击都是第一大要害。阿里云安全团队发现,85%以上的企业数据泄露都是因Web攻击引起,包括SQL注入、钓鱼、社工、撞库等。

建议:在部署安全防护产品时,不能“跟风”。企业应去了解针对所处行业的安全解决方案。一般来说,安全专家们在与各行各业打交道的过程中,对每个行业的高发事件,及其所对应的攻击类型,都了如指掌,能为每个行业定制“配套”的产品、架构和防护流程。

而针对最需要警惕的Web攻击,建议每一家企业都能部署Web应用防火墙WAF。据阿里云安全团队的经验,如果企业能按时做好风险扫描、系统升级、再部署Web应用防火墙WAF,能有效抵御90%以上的Web入侵。

4、修复漏洞的时候,能不犯拖延症吗?

阿里云安全研究发现,大约有20%的企业,超过一个月或者长期不修复自己的高危漏洞,让系统在危险状态下运作。

建议:企业需要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和系统升级;另外,对漏洞的修复要“有重点”。企业在精力、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优先那些最容易被攻击者瞄上的热门漏洞。

尤其是像Struts 2 这样的大规模漏洞爆发之后,企业需要在几个小时内马上修复,还要有临时补救措施,否则很容易发生数据泄露事件。

科普: Struts2是Apache项目下的一个Web 框架,普遍应用于各大企业和门户网站。在2013年6月底发布的Struts 2.3.15版本被曝出存在重要的安全漏洞,攻击者可远程执行服务器脚本代码等。

在此基础上,漏洞不仅要靠修,还要靠预防。建议企业定期进行安全测试,或发起众测项目,让专业的安全公司和测试人员为企业漏洞情况做诊断,达到更好的查漏补缺效果。

5、把正确的权限给正确的人了吗?

权限管理和访问控制,对于保护敏感数据、防范商业间谍是必不可少的。潜伏在企业中的“内鬼”,会将机密数据偷偷泄露出去。这时候,做好分权、分区,就决定了你让什么人,看到和处理哪些数据。

建议:云上针对租户账号提供账号登录双因素验证机制(MFA)、密码安全策略、和审计功能,企业可以方便的在自己的云上界面中启用和关闭,以确保云服务账号的安全性。

而在访问控制上,企业可以限制SSH、RDP业务管理源地址、对数据库连接源IP进行访问控制,实现最小化访问范围,仅允许授信人员访问,并对出口网络行为实时分析和审计。

6、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做了吗?

很多大事故都起源于小错误。千万不要忽视员工在聊天时随便截图、随便点邮件中的链接等习惯,也特别要重视代码安全。员工基本安全能力和意识的缺失,是很多数据泄露事件背后的真正原因。

弱密码就是一个特别常犯的“低级错误”。Verizon的2016年数据泄露调查报告显示,63%的数据泄露事件,都跟企业使用弱密码,初始密码和被窃后的密码有关。看看下图就知道,全球最常被使用的500个密码,有多么“弱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