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重返战场,和刺激战场差不多的游戏能推荐哪几款?

CF机器码 admin 2023-06-23 02:45 129 次浏览 0个评论
CF排位小号

重返战场,和刺激战场差不多的游戏能推荐哪几款?

18汉化临时工:18游戏盒打杂人员,专业扫地,啊呸,专业分享好游戏!

《刺激战场》和《全军出击》在5月7日晚双双关停给《和平精英》让路,让很多小伙伴一时无法适应,想要找回原来吃鸡的感觉,这让临时工不由的想到吃鸡刚火起来时“百鸡齐放”的热闹场景。这里给大家介绍几款大逃杀玩法的游戏~

重返战场,和刺激战场差不多的游戏能推荐哪几款?

“原味鸡”——绝地求生(国际版)

绝地求生的正版手游,无论是玩法、画面、载具枪械等等各方面完美还原端游,一草一木都是你熟悉的味道,没有信号圈,也没有挥手送盒,国际服还有和生化2的联动模式,还可以打暴君!

PS:游戏需要加速器,可以用18游戏盒内置加速功能。

“高仿鸡”——荒野行(nuan)动(nuan)

引得蓝洞发律师函的《荒野行动》曾经也是高人气,后来被腾讯压着打(不过人家在日本的排名很好哒)。游戏除了被玩成“荒野暖暖”外,其他方面还是吃鸡的味道,不过手感、画面都没有刺激好,需要优化。部分玩家被和平精英伤到后选择重回荒野行动,这段时间人气涨回不少。相比于绝地求生国际服,这款的门槛低,合适所有玩家。

“IP鸡”——终结者2

终结者2的问题和荒野行动差不多,画面和操作都有待优化,都是网易产的,毛病也都一样。

“改造鸡”——堡垒之夜

游戏是美式卡通风,色彩亮丽,和刺激战场走写实风路线不一样,玩法方面除了大逃杀的设定之外还有“破坏和建造”的元素,在突突突之余还能够利用材料建造自己的防御,策略性更高。不过这款游戏也是还没国服,国际服需要加速器。(同类替代品是网易的《堡垒前线:破坏与创造》,《启明星之谷》)

“擦边鸡”——穿越火线

在原来CF手游里增加吃鸡模式——荒岛特训,除此之外,还新增了个最终12小时,除了和其他玩家打,还要和丧尸打,而且自己也有风险被感染成丧尸,也是变种吃鸡了。

“转型鸡”——小米枪战

小米枪战也是吃鸡大战中入场较早的一款游戏了,后面因为腾讯家两只做起来之后,慢慢转型往《战地》方向发展,现在具有战场模式、团队复生、爆破模式、生化模式、躲猫猫模式等模式,吃鸡方面被弱化。不过小米枪战也没能摆脱射击游戏挂多的问题。

“卡通鸡”——香肠派对

画风偏低龄,如果喜欢写实风就不用考虑了。这款游戏娱乐性更高一点,光看着这魔性的小香肠都觉得搞笑,更不用说游戏是真的皮。游戏的核心玩法也是吃鸡那套,内存相对来说也比较小,比较蛋疼的就是外挂略多,合适佛系休闲玩家。

再次上战场的成语?

卷土重来、东山再起、重振旗鼓、出山小草、死灰复燃、借尸还魂、大张旗鼓、东山复起、余烬复起、锣鼓喧天、气势磅礴、荡气回肠、惊心动魄、变化多端、临阵磨枪、马革裹尸、乘胜追击、长驱直入、赤膊上阵、感心动耳、浩浩荡荡、攻城略地、金鼓连天、破破斧沉舟等,供大家参考。

为何战后被美国人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这是典型的“统战”,美国人玩得很溜。

在太平洋战争中,一个人击杀200多名美军士兵,还炸毁了美军一个军火库的日本士兵叫“舩坂弘”。

他后来做了美军的俘虏,二战结束后却被美国德克萨斯州授予了“荣誉市民”,理由是:德克萨斯人民钦佩他的勇敢、忠诚。

实际上,这些都是托词,美国授予舩坂弘“荣誉市民”是政治需要——让日本接受美国的控制,甘心做美国在西太的马前卒。

另一方面,这也是美国国力强盛时,“温言在口,大棒在手”的对外政策的体现。

一、公道地说,太平洋战争是美国欺负日本

现在的历史书中,记载着:“日军偷袭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这实际上是一种结果描述,而战争的真实原因,是美国对太平洋的极度控制,让日本绝望,不得不“以命相搏”。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美国崛起,他们从保守的“门罗主义”走出,确立“海洋称霸”的发展策略;在海军建设方面,美国也在努力打造两洋海军,企图控制大西洋和太平洋。

在大西洋方面,由于有英国在,美国也不敢和强大的英国海军争抢;在太平洋方面,只有一个搭上工业化末班车的日本,其他国家都是农业国,没有海洋意识。

日本是个岛国,他们心心念念想要在海上发展,早就盯着太平洋重要的岛屿和咽喉。夏威夷在太平洋中间,日本不断向夏威夷移民,企图把夏威夷控制住。

夏威夷最多的是日本人

结果,美国提前一步,用政变的手段把夏威夷变成美国的一个州,这让日本受不了。接着,美国又利用“美西战争”,殖民了菲律宾、兼并了关岛。日本雄心勃勃的计划全部落空。

实力不够,日本只能忍着,就连美国人在“美西战争”后,示威性的“大白舰队”访问日本,日本也只能忍着。

一战前,美国控制了太平洋的重要地点;德国占领着南太平洋几个岛屿,而日本只是吞并了边上的琉球,霸占了大国的台湾岛,其他方面一无所获。

一战期间,日本趁乱加入,成为协约国的一员;他们把德国在亚洲的势力范围全部抢了过去,这里就包括大国的胶州半岛。

抢占山东半岛的日寇

尤其值得日本人夸耀的,就是他们抢占了许多的南太平洋小岛,终于把自己的实力在广阔的太平洋上铺开。

面对实力日益上升的日本,美国人警觉了,他们霸道地认为:必须限制日本人的发展,否则太平洋上将出现强劲的对手。

一战后,美国又是召开“华盛顿海军会议”,霸道地要求日本限制海军建设;又是以赤道为界,要日本退出占领的南太平洋小岛。

更重要的是,美国和英国一起,看到日本抢占中国东北、胶东半岛,担心自己在中国的利益削弱,他们坚持要日本保证自己的利益。

而日本,简直是受够了,太平洋只有美国、日本两个工业国,其他国家渔船都不多;而美国把自己的范围划到亚洲,还不准日本发展海军,正是霸道。

华盛顿会议,坚决削弱日本海军

对于美国在华利益,日本是答应保护的。1917年11月,日本外务大臣石井菊次郎与美国国务卿兰辛签订了《石井——兰辛协定》,保证美国在华各项利益,日本人觉得自己做得够好了。

但是,美国仍然不依不饶,非要日本撤出南太、限制日本海军发展、停止扩大侵华。这里最重要的,美国是要日本不在太平洋和自己争抢。

为此,美国拉着英国对日本进行制裁、石油禁运。而其他战争物质,美国一点没减少向日本出口,这些物质都被日本用在侵华战场;日本在中国四处打仗,美国并不是很关心。

二战前,日本只要不选择向海图强的“南进”政策,而是选择向亚洲大陆进攻的“北上”战略,美国绝不会阻挡日本,反而会给日本提供支持呢。苏联建立的时候,美国就积极支持日本向西伯利亚出兵。

日本出兵西伯利亚

总之,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日本被美国压制得够呛,不在海上击败美国,日本在广阔的太平洋里没有任何发展的空间。

1941年,因为禁运,日本已经很难受了,他们不但没办法实现自己的野心,还有可能丢掉一战时抢占的南太小岛。

美国抢的就是自己的,日本抢地盘为什么不行,日本人想不明白,他们彻底冒了一下险:偷袭珍珠港,打掉美国太平洋舰队。

不管怎么说吧,美国独霸太平洋和日本现在太平洋划分点势力范围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是太平洋战争发生的前提。

二、缓和“美日关系”是美国在二战结束时的政治需要

二战结束,日本被美国打得重伤倒地,眼看着就要死掉。这时候的美国盘算着怎么处理好日本,因为美国有二方面考虑:

1、太平洋上,暂时看不到和自己争霸的对手,但亚洲大陆将有巨大变化,美国怎么介入?

2、苏联是个强大的对手,明显将要和美国争夺欧洲、东亚。欧洲方向有德国问题牵制着苏联;东亚也要有个牵制苏联的地方。

那个时期美国的“日本问题专家”特别吃香,他们从文化上、民族个性上、武士道精神上、战略地缘上分析,觉得要把日本拉拢控制住,非常有必要、也非常有可能。

美国把日本研究得透透的

而美国政治人物和军方人士,对日本的认识更加直接:日本军队还是很能打的,不怕死。“日俄战争”把俄罗斯人打得鼻青脸肿;侵华战争,几乎占领了全部大陆;太平洋战争,美国也有切肤之痛。

在本尼·迪克特(写《菊与刀》的人)等专家的建议下,美国定下来对日本的政策:在政治上限制、军事上控制、经济上扶持、人心上笼络。

政治上限制:修订日本宪法、改造政治制度;让日本政治大家族全部依附到美国身上,还放出已经被判刑的日本战犯,让他们进入政坛,更好地执行美国的政治意图。

军事上控制:在限制苏联占领北海道企图的同时,美国独自占领了日本、驻军日本,不准日本发展军事;连日本的领海、领空都由美国管理。即使现在,日本领空都是美军控制的。

经济上扶持:给日本一些产业,恢复日本以前的工业;尤其朝鲜战争时期,日本成了美军的后勤基地和装备维修基地;日本也狠狠地赚了一笔。

人心上笼络:这一点,美国人做得非常不错,他们保留了日本人心目中的“神”——天皇;还不断安抚战时的战俘、帮助以前战场上的敌人重新回归。

给“舩坂弘”授予“荣誉市民”就是其中的一个动作。实际上这就是“统战”——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

三、“温言在口,大棒在手”,美国对外关系中狡猾的一面

美国历史不长,美国发展起来后,就一直向外扩张。而美国在扩张的过程中非常讲究方法:对比自己弱很多的国家,美国总是笑眯眯的,说着甜言蜜语;但要求一点不能变。

这样的作为很能让弱国接受,因为与英国这个海盗相比,美国起码没有打他们,还说话温和;清朝就说美国是“良夷”。

当然,这个“良夷”是要“利益均沾”的:英国人抢到什么,美国人也要一样得到。

“温言在口,大棒在手”,这是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总结的外交经验。即使现在,美国还是这样。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人多温和,总是笑眯眯的;大国那时候穷得要命,天天骂他们是“美帝”,美国人也不反驳,还是笑眯眯的。

因为美国人知道,他有绝对的实力,他的“大棒”很厉害。现在,美国发现不妙了,如果大国在说他什么,他会非常生气,因为美国发现:大国手里也有“大棒”。

二战后,对日本就是典型的“温言在口,大棒在手”,反正日本在军事上就是条死狗;对他们温和一点、笼络一点,让他们听话一点,美国控制的太平洋安稳一点,不好吗?

和日本人多谈感情、给日本战犯松绑、给无关紧要的日本士兵一个“荣誉市民”身份,都是廉价有效的手段。

四、实际上,比“荣誉市民”更厉害的手段还有不少

比如日本在偷袭珍珠港时,第二批升空的机队指挥员源田实就是个例子。

源田实是“霞浦航空队”飞行员,1930年,加入“赤城”号航空母舰的航空分队,他坚决主张发展舰载机,1941年2月,他写了一个《用舰载战斗机加强母舰的防卫能力》的报告,论证了航母编队进攻珍珠港的可行性。

珍珠港战役,源田实随队出发,作为飞行员,他是第二批攻击编队的指挥员,把美军军舰炸得个乱七八糟。后来,他又参加了“中途岛海战”,还参与“神风敢死队”作战。

就这么一个战争狂人,在二战结束后也没有受到惩罚;

神风敢死队

相反,他还进入日本政坛,一步步成长为日本自卫队航空幕僚监部装备部长、第一代航空总队司令、第三代航空幕僚长,军衔为上将。

1963年,最为日本航空幕僚长的源田实上将访美,被美国按照“中将”接待。因为美国有“准将”(一颗星),所以,少将二星、中将三星、上将四星;日本没有准将,所以,上将是三星。

当源田实挂着三颗星到美国后,美国人就认为是“中将”。而小心眼的源田实认为自己是珍珠港事件的主要指挥者之一,所以美国人恨他。

为了显示自己是上将,源田实给自己军衔上加了一颗星,变成美国人眼中的四星上将。看到源田实顶着四颗星出现的时候,美国人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根据美国人的研究,像源田实这样的武夫是不能羞辱的;尤其源田实是和美军打过战的,更容易让他往“羞辱”上想。

为了消除日本人心中的疑惑,美国干脆给源田实颁发一枚“荣誉军团勋章”。这个勋章可是二战期间美国授予外国杰出的反法西斯将领、领袖的,比如戴高乐、朱可夫等,源田实从哪一方面来看都不够格的。

美国的作为让源田实死心塌地,也让日本感激零涕:美国不计较当年的珍珠港。投桃报李,日本也给当年带飞机轰炸日本东京的柯蒂斯·李梅上将授予日本最高规格的勋章——勋一等旭日大绶勋章。

李梅被搞懵了

本来日本人想给扔原子弹的那俩美国哥们授勋的,但他们的军衔级别太低了,不好办,才选了上将李梅;

而李梅炸日本一点不比原子弹差,他策划实施的对日大规模战略轰炸用的都是凝固汽油弹,造成的伤亡人数只能估计,22万人~50万人。

因为使用的是凝固汽油弹,日本的木质房屋沾上就着、日本人沾上就烧,还没法扑灭。

这些人都是活活烧死的,所以有“李梅烧烤”一说;日本天皇一听到“李梅”,就吓得往防空洞跑,可见日本人对他的印象。

当年的李梅轰炸机编队在日本

日本政府要给李梅授“勋一等旭日大绶勋章”,日本天皇非常震惊,他没有出席授勋仪式,按规定,“勋一等旭日大绶勋章”应该是天皇亲授;

柯蒂斯·李梅也吓了一跳,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日本人为什么要给他授予这样高的荣誉,难道当年烧得还不够?

总之,与授勋这些奇葩的事相比,美国德克萨斯州授予舩坂弘“荣誉市民”,简直就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国家之间“虚情假意”起来,都是明显得让人肉麻。

但是不是也有些人性化的规则?

兔哥回答;战场是生死之地,交战各方即然走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可以说是恩断义绝,所有的手段都会用上。这也是战争残酷的原因。但战场上同样有对战争行为约束的战争法则,早在1856年就有了《巴黎海战宣言》,对战争的行为进行法律形式的约束。二十世纪初的《海牙公约》以及1949年的《日内瓦四公约》都对战争中的人道主义行为用法律的形式进行了明确。

类似这样的法规,条约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外还在不断的完善和修定。这些战争法则从交战开始,到作战中的行为,在到战争结束的赔偿,对战犯的审判等等,有非常明确详细的要求,细致到了武器的使用,如禁止使用毒气,化学武器,能致人眼睛瞎掉的激光武器,对环境有破坏作用的武器等等等。对人的保护就更多了,不杀没有武器的人,不杀放下武器的人,连只鸡都不能杀。但结果呢,战争中死亡最多的恰恰是没武器或是放下武器的人。

应该说这些战争法则是正能量的,如果按照这些规则作战,战场将是和平的战场。面对负伤的人,交战双方都有义务对其医疗,对待没有武器的人不得伤害,对放下武器的人给于善待,有伤的疗伤,有病的医病,要吃的饱吃的好。不能破坏环境,不能掠夺百姓财物,不能对医务人员打击,不能打击运送伤员的车辆,场所。爱护庄稼,爱护平民,不能伤害动物等等等等。但战争与和平永远不能同时存在于一个空间里,要么战争,要么和平。

纵观战争史,二战中违反战争法最严重的国家就是日本,杀伤平民,使用毒气弹,做活体实验,实行三光政策。哪一个不是战争法所限制的。美国作为世界警察,打着人权自由的幌子,到处发动战争,带头违反联合国的决议,而战争法则美国也是签约国。战争法则明确规定,只有联合国的授权才能采取军事行动,并遵守战争规则。美国伤害的平民儿童妇女还少吗?越难战场上的“落叶剂”,武器中的集束炸弹,燃烧弹,白磷弹等等,哪一个不是带头违反的。时至今日,美国对它国的颠覆,挑衅仍是战争最大的制造者。

而真正遵守战争法则的恰恰是被侵略的中国人,战场上宁可自己饿肚子也要让俘虏吃饱,宁可自己受冻也要让俘虏穿暖,就是对待残忍凶暴的投降的鬼子也是优待战俘。被称为文明之师,仁义之师。反观美日,按照战争法则,日本天皇做为主要的战犯却因美国一己之私任其逃脱历史的审判。自诩为人权民主的美国都带头违反战争法则,这样的法则又如何得到落实。战争正是由于不守规矩才会发生,因而,战争也是规矩的破坏者。人性化的规则早已存在,而且非常详细,也非常具有人性化的特点,关键在于落实。

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欢迎探讨指正,欢迎关注兔哥。图片来源网络。

丘吉尔为何一再推迟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时间?

这个世界一直都是靠实力说话的世界。到了二战爆发前,昔日的大英帝国已经严重衰落。英国不仅难以维持自己的世界霸权,就连欧洲霸权也难以维持。二战爆发前的英国实力已经明显弱于德国和苏联。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被卷入第二次世界。战争爆发后没有多久法国便败亡。英国得益于英吉利海峡,逃脱了亡国的命运。虽然英国逃过了亡国的命运,但是英国也彻底被赶出了欧洲大陆,英国成为孤悬海外的弃儿。

面对已无还手之力的英国,德国决定暂时放他一马,根据既定的方针发起对苏战争。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然偷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苏德战争爆发之后,德国把大部分兵力用于攻击苏联,对英国只是实行防御。苏联面对德军的迅猛冲击,起初也是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都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英国之前和苏联确实不对付,丘吉尔本人更是对苏联深恶痛绝。丘吉尔非常信奉“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面对共同的敌人,丘吉尔不得不和斯大林走到一起。

苏德战争爆发之后,苏联感受到了来自德国的压力。斯大林此时急需英国英国开辟第二战场。如果英国能及时开辟第二战场,苏联和英国便可以两面夹击。斯大林的想法非常美好,但是丘吉尔此时根本不想开辟第二战场。此时丘吉尔的日子要比斯大林好过很多,丘吉尔开辟第二战场的迫切性远远低于斯大林。1941年9月份的时候,美国还没有参加二战。丘吉尔非常清楚没有美国的支援仅凭自己的力量根本不是德国的对手。英国刚刚遭受不列颠之战不久,本身的元气还没有得到恢复。英国的陆军在敦刻尔克几乎被德国人打残,英国陆军根本不能和德国抗衡。此时的德军正在势头上,德国陆军还是那支不可战胜的军队,英国的几十万陆军还不够德国塞牙缝。英国的空军虽然打赢了不列颠空战,但是英国空军总得来说还不具备攻击攻击德国的能力。此时英国除了海军之外,全面被德军压制。如果此时英国开辟第二战场,无疑是拿英国士兵的生命开玩笑。丘吉尔不会为了苏联而白白牺牲英国人的生命。丘吉尔希望结果的是德国和苏联一个躺在坟墓里,一个躺在手术台上。所以丘吉尔拒绝了斯大林的建议。丘吉尔也不是没有任何反应,为了敷衍斯大林,同时让斯大林看出自己的态度而坚定地和德国拼命。丘吉尔派出小股部队对欧洲大陆实行游击式的骚扰。但是丘吉尔的这种骚扰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美国“如愿”加入二战。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召开会议,通过了《联合国家共同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英国、美国和苏联成为盟友,斯大林此时再一次希望英美盟友开辟第二战场。

1942年,苏德战争已经进入最惨烈的截断,当时德军已经打到了斯大林格勒地区。如果苏联顶不住德国的进攻,苏联有可能被打趴下。此时斯大林强烈要求英美尽快在欧洲登陆,两面夹击德国,减轻苏德战场的压力。丘吉尔却表示缺乏登陆的具体准备,而且还没有制空权,英国还不具备队规模登陆的条件,英国的陆军力量过于弱小,如果此时登陆无异于自杀。

丘吉尔一方面不想此时开辟第二战场,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一次小登陆战袭扰德国,吸引德国把更多军队部署在西线,防止苏联崩溃、同时也希望通过一次小登陆坚定苏联抵抗的决心。丘吉尔决定实行一次小规模的登陆作战。8月份英国派出一支大约6000人的登陆部队在第厄普地区进行登陆。结果这支登陆部队损失惨重。以区区6000人就想开辟第二战场,任何人都可以看出丘吉尔的“诚意”。丘吉尔以这样的方式敷衍了斯大林,他此时的注意力在北非而不在欧洲。

在斯大林的努力下,1942年6月份,英国、美国和苏联发表联合公报,初步达成了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的攻势。但是丘吉尔此时根本没有立即开辟第二战场计划,所以他在备忘录中对自己承担的义务做了一些保留。英国当时的想法不是在欧洲登陆开辟第二战场,当时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利益诉求没有北非战场大。英国当时在北非战场的局势逐渐恶化,所以英国更希望在北非率先登陆。丘吉尔经过努力成功说服美国放弃在欧洲登陆的想法,转而支持英国在北非登陆的想法。1942年7月24、25日,英国两国首脑在伦敦举行了两次会议。伦敦会议之后,英美两国决定于1942年11月8日在北非登陆,代号为“火炬”。丘吉尔为了英国在北非的利益搁置了在欧洲登陆的计划,转而在北非登陆。斯大林的希望变成了空欢喜一场。

斯大林原本以为英美登陆了北非之后便会选择开辟第二战场。令斯大林没有想到的是,1943年1月英美两国在卡萨布兰卡召开会议,通过了在西西里岛登陆的决议。这次会议上丘吉尔以第厄普失败为借口推迟在法国登陆,推迟开辟第二战场。丘吉尔其实此时的想法是借助美国的力量恢复英国在地中海地区的势力。丘吉尔还希望德国和苏联拼至最后一兵一卒,英国好坐收渔翁之利,恢复英国在欧洲的地位。虽然美国人的想法和丘吉尔的想法不一样,但是美国还是做出了让步,同时也积极制定开辟第二战场的相关计划。

一直到了1943年5月份,英美召开三叉戟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英国最终同意于1944年5月份在欧洲大陆登陆。确定开辟第二战场之后,盟军立即着手选择登陆地点,而且准备登陆部队,进行登陆前的相关训练。1944年6月6日,盟军先头部队总计17.6万人,抢滩登陆诺曼底,此后,288万盟国大军涌入法国,势如破竹,成功开辟了欧洲大陆的第二战场。

盟军开辟第二战场的可谓是一波三折。开辟第二战场的历程之所以那么曲折和丘吉尔的拖延有直接关系。二战期间,丘吉尔就像一个小人物在世界各地蹦跶。丘吉尔在二战中的表现,比起罗斯福差了不少。丘吉尔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损害自己盟友的利益。其实丘吉尔在世界范围到处蹦跶也是为了维护英国的利益,他推迟开辟第二战场也是为了维护英国的利益。

丘吉尔当上英国首相之后,领导英国和德国对抗,誓死不当德国的小跟班。丘吉尔接手的英国,其实是一个衰落中英国。丘吉尔希望通过二战恢复英国昔日的光辉,所以他的每一个决议都是为了维护英国的利益。为了英国的利益甚至出卖、牺牲盟友也在所不惜。丘吉尔自己本人也是一个强烈反苏分子,丘吉尔本人是迫不得已才和斯大林走到一切。丘吉尔希望打败德国,但是不希望打败德国的同时身边有站起来一个更加强大的苏联。丘吉尔希望看到的结果是,苏联的最后一个子弹打死了最后一个德国人,苏联和德国一个躺在坟墓里一个躺在手术台上。

丘吉尔自顾英国的利益,却忘记了世界反法西斯是一盘棋,盟国是一个整体。苏联一旦被德国击败,丘吉尔的一切妙招将会成为水中月和镜中花。如果罗斯福也像丘吉尔那样的话,美国完全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亚洲,打败日本人即可。虽然丘吉尔在二战中不择手段的想维持大英帝国的地位。但是大英帝国的衰落已经不可避免,丘吉尔的种种举动也没能恢复大英帝国往日的光辉。最终德国进了坟墓之中,苏联不仅没有躺在手术台上,反而拿着屠刀威风凛凛地站在英国身后。美国经过二战的洗礼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二战三巨头中,丘吉尔成为了那个最可怜的小毛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