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黄金汽锤,哪些武器奇葩到让你哭笑不得?

CF机器码 admin 2023-06-13 01:00 261 次浏览 0个评论
CF排位小号

黄金汽锤,哪些武器奇葩到让你哭笑不得?

要说穿越火线手游中有哪些武器奇葩到让你哭笑不得?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穿越火线手游中5大奇葩武器!

穿越火线手游中五大奇葩武器,最后一把让你想笑。喷水气锤:作为一款散弹枪系列的武器,这把枪装的不是子弹而是水,水枪能打死人?恐怕里面装的硫酸吧。春节鸡毛掸:在游戏中作为一把近战武器,鸡毛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是除灰尘的东西;在游戏中竟然是用来打人的,不过外观特效看起来挺不错的。实用性并不大,仅适合于收藏。惨叫鸡:在游戏中作为一款近战武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一款玩具;然而在游戏中竟然可以当成杀人的工具,并且很伴随着惨叫声听起来还是蛮滑稽的。萌犬枪:作为一款冲锋枪系列的武器,这把枪的外观看起来十分的可爱因为就是一只一条呆萌可爱的小狗。好奇小狗嘴里面射出什么东西可以做到击杀敌人的效果的,不过用起来手感还是不错的。蜂鸟:让我们理想到全世界最小的鸟,不过在游戏中这把枪也的确是特别小;小到只有大拇指一样大,在游戏中是也是靠俩根手指头来完成支撑的。各位看官!你们觉得穿越火线手游中最奇葩武器是什么?评论区一起来谈讨一下吧!评论、点赞、转发都是对我的最大支持!这里是小龙游戏社,想了解更多游戏质讯就关注我吧。

黄金汽锤,哪些武器奇葩到让你哭笑不得?

cf手游圣龙项链作用详解?

圣龙项链

技能狂热:累积命中一定次数就触发技能,枪械射速大幅度提升并不消耗弹道。

解析:在没有任何洗练下,集中目标次数触发技能。机关枪为200发,霰弹枪为30发,步枪为150发。如果洗练属性为减命中,技能会提前触发。枪械射速大幅度提升并不消耗弹药,这两天无疑弥补散弹枪在挑战模式中的不足,尤其新枪地狱火。

属性介绍

血量:众多属性中血量和精准度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在僵尸狂潮中人物等级会升级,血量上限会不断提升。而项链提升血量数量最高才10点,花那么多钻石洗练,非常划不来。

精通:怪物是络绎不绝,路也非常狭窄。随便开枪后可以命中敌人,精通高不高无所谓。

持续时间:增加狂热的持续时间,只有几秒而已,还不如增加触发次数。

减命中:缩短狂热技能触发时间,从而提高射速,可以叠加。

射速:增强枪械属性,可以叠加。

最佳属性搭配:命中 + 双射速。命中不宜过多,一个足矣。射速没上限,在技能坐下会打出非常大的输出,配合散弹枪非常给力。

枪械搭配

最佳枪械:散弹枪。比如狱火、黄金气锤、AA-12系列和银月气锤。霰弹枪触发技能的子弹数只最少,加上减命中属性,只要20发就触发狂热。不消耗弹药完全解决散弹枪子弹少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射速缺陷。

散弹枪的本身伤害就非常高,攻击力不断升级下。比如满级30级,攻击加成到了1200%,伤害将高达1.8W点,这是多么恐怖数据,而机枪最高才3000点。在狂热技能下,瞬间打出恐怖输出。

伴随着天赋技能猎魔人的伤害比例削弱,机枪伤害明显不足。散弹枪在很多天赋技能共同作用下,散弹枪的诸多缺点都会被隐藏起来。

魔龙项链

蕴含魔龙的力量,可触发杀戮技能,每杀死一个敌人后,提高所有武器的切换速度、换弹速度、以及射速,此效果还可叠加哦。

cf手游魔龙项链技能:

PVE技能杀戮:杀死敌人后进入杀戮状态,状态持续时间内,大幅度提升武器的切换速度、换弹速度以及射速,连续击杀可使效果叠加。

枪械搭配

最佳枪械:机枪、步枪或者冲锋枪,持续输出而非爆炸伤害,魔龙更注重持续输出。

总体来说圣龙更适合BOSS战时候的爆炸输出,而魔龙偏向于小兵多时候的持续输出能力。总体圣龙依然要比魔龙实用一些,适用于各种枪支和各种类型的怪。但是圣龙抽取礼包才能获得,随机性太大,如果不是前两次抽到,则性价比太低,而魔龙目前活动价只需300钻石,性价比高。因此如果选择,就看小伙伴们自己去决定了。

穿越火线手游中有哪些不贵的平民神器推荐?

感谢邀请,让我回答这个喜欢的话题

CF手游中平民玩家选择选择几把非英雄级神器也是对局势非常重要的,有些人的装备差,并不代表技术差,再买几把比较出色廉价的武器可谓是锦上添花。

根据我个人经验从一个平民玩家起步,当初的所有商城武器中首先选择主武器苍龙AK,黄金AK,因为他的表现至今无论是职业或者经典赛中出场率都很高,容易上手,获取的来源也很容易。

副武器最好选择职业赛被禁止出场的风之子,但是完全不影响其他的模式猥琐的表现。

天使猎弩也是被职业赛禁止的,但是其他的模式中近距离几乎是无敌的,只要掌握好距离。

还有一个就是王牌兑换里面的沙鹰双鱼座,他的超大弹夹,伤害距离衰减略微扩大,是平民副武器中不二之选,尤其搭配狙击枪。

近战武器,我建议每天完任务,存够500多钻石去刷巨人城龙啸,英雄这是唯一一把同样是花钻石但是获取方式不同的英雄级加V的近战神器,商城每日好货里面提示之少得2000钻石多以上,但是我个人建议不要买,不划算,刷龙啸比较便宜,随然说是运气的问题,但是你得把自己的战绩每次劲量排到第一,最好排到第一,有人说刷龙啸没有必要排第一,那你试试就知道了,如果排名没有一定的概率那就没有意思了,更何况碎片。

投掷武器,个人强烈推荐平民玩家刷龙蛋套装,很实惠,刷三头龙掉落的碎片概率也很大,我没有用过龙蛋投掷套装还是,并不能质疑它的晋级赛实力的表现。

好了,这是我个人对平民玩家的建议或者推荐使用,再次提醒平民玩家,每天勤快一点多做任务,每个相关的APP签到,努力存钻石,有半年时间不花一分钱就能拿到王者三大礼包任意一个礼包,我个人建议一旦存钻石达到15000钻石左右,最好先抽无影礼包。

这个游戏,并不代表有V的玩家是很强势的,未必!有些豹子头照样上枪神。完了两年的CF手游,我个人得出一个经验,钻石的合理消费对游戏有一定程度的推动行,有些玩家即使狂冲钻石,英雄级武器没有一个,也不知道钻石消费在什么地方了,这样一来,退游是早晚的事,除了中午!

魔龙戒指极品都有什么?

魔龙戒指极品都有散弹枪、地狱火、黄金气锤、AA-12系列和银月气锤等。霰弹枪触发技能的子弹数只最少,加上减命中属性,只要20发就触发狂热。不消耗弹药完。

晚清与当时日本的国力差距是多少?

谢邀。这个问题提的好,一般认为晚清时代大清的国力强于日本,那么甲午战争大清怎么会败于日本。这显然不是本问题要的答案,没有差距吗?

我的回答是:当然有差距。晚清时代国家硬实力上大清是超过日本,但在国家软实力上大清弱于日本,这就是大清和日本的国力差距的答案。

本文的晚清时代从1861年洋务运动开始,1868年日本启动明治维新。

一、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基本概念

硬实力(Hard Power):是指支配性实力,包括基本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等。通俗的说硬实力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

软实力(SOFT POWER):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因素。 强盛的软实力,恰是一种硬形象。

硬实力是有形的载体,软实力是无形的延伸。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提升软实力比提升硬实力更为困难。

二、晚清时代大清和日本的硬实力的对比

国家人口:中国4亿多,日本4千万,中国为日本的10倍。

国土面积:日本37万多平方公里,中国当时有1千多万平方公里,中国是日本的30余倍。

自然资源:中国资源丰富,日本资源严重匮乏

经济总量:日本当时经济总量大约只有中国1/7(见下图)

国家财政:甲午战争前,日本政府年度财政收入不到9000万日元,约合5100万两清朝库平银(日本财政管理上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制);清政府年度财政收入约3亿两库平银(其中中央政府直接收入1亿两,清政府在财政管理上实行的是中央与地方分税制),也就是说,日本政府年度财政收入相当于清政府的1/6。

工业实力:日本明治维新,尽管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毕竟国小力薄,直到甲午战争前,除了轻工业,主要是不须大额投资的纺织业有较大起色外,真正代表国力的重工业,依然是十分原始,连一个近代化的钢铁企业都没有。集中全日本的造船厂,才可与福州船政局一比高下,但是日本的钢材却完全依赖进口。如果与湖北枪炮厂相比,日本的枪炮生产简直就是小儿科了。

洋务运动自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开始,历经30余年,在洋务派的努力下,使中国一度有机会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中国的俗称汉阳兵工厂的湖北枪炮厂、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在武器装备制造上,虽与欧美相比有较大差距,但远远领先于日本,如汉阳兵工厂具备批量生产能力的“汉阳造”,便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武器。此外,中国基本建立了较完备的钢铁、煤炭等军辅生产能力。可以说,除了大型战舰,中国可以独立生产各种现代化武器。

军事实力:日本全国海军力量仅与中国北洋水师相当,而中国此外还有南洋、广东、福建等三支水师。清朝陆军约90万人,以湘军、淮军为代表陆军,普遍装备了后膛枪炮,比之西洋各国毫不逊色,70%完成西式训练;日本陆军26万人,一半以上为预备役,武器原始,这些武士道们不怕死倒是真的。

上图是大清金陵机器制造局自制的格林炮

二、晚清时代大清和日本的软实力形成的差异

无论是大清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都是一场“强国运动”,但是两者的指导思想完全不一样。这正是国家软实力的内涵。

1、大清洋务运动的“师夷制夷、中体西用 ”

大清学习西方完全是认为自己的在文化上当时还是全世界第一,而唯一落后于西方的只是自然科学方面的差距。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自强求富”。 其分类思想就是“ 师夷制夷、中体西用 ” 八个字。前四个字“师夷制夷” 表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后四个字“ 中体西用” ,表明洋务运动与本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表明中学与西学各自在洋务运动中的地位,即以中学为主体,西学为辅用。因此,对于真正西方文明的内涵根本不了解。大清的软实力没有根本的变化。

2、日本明治维新的“脱亚入欧”

日本的明治维新提出“脱亚入欧”,学习西方文明是彻底的理解了文明的内涵基础上,真正的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研究和学习,他们彻底的把握住了文明的精髓,从而开始了全方位的从半开化到文明社会的升级改造。

脱亚论(日文汉字:脱亜论;日文假名:だつあろん;英语:Datsu-A Ron) 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于1885年3月16日 (明治十八年) 在日本报章《时事新报》发表的著名短文。主张日本“所奉行的主义,惟在‘脱亚’二字。我日本之国土虽居于亚细亚之东部,然其国民精神却已脱离亚细亚之固陋,而转向西洋文明”。他还呼吁说:“我国不可狐疑,与其坐等邻邦之进,退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离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

日本维新变法的核心在于四民平等、土地私有化、鼓励和扶持私人企业、进行文明开化教育、进行君主立宪制的正治体制改革。

日本的维新变法真正触及到了文明的深层要素:人人平等基本价值观理念;对人心的改造;财产私有制基础上的契约精神;私人企业带来的社会生产率的提高。

脱亚入欧的口号的提出,全方位的彻底对文化基因进行改造,对政治体制进行了改革。这些都是欧美文明的内在特质,也是国家软实力的内涵。日本的国家软实力大幅提升。

日本的明治维新期间,民间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发动文化思想启蒙运动,得到政府的支持,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明治维新日本实现了由早期中央集权向后期立宪政体的过渡,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组建内阁, 1890年召开了第一次帝国议会,实现了国家制度的近现代国家的转型,逐渐废除了被迫同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摆脱民族危机,跻身世界强国行列。

上图是明治三年新旧之战

3、大清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在思想层面的差异

19世纪以福泽谕吉为代表的日本近代思想家,推动和促成了“明治维新”,也奠定了日本实行一个多世纪的脱亚入欧国策的思想理论基础。而大清没有产生具有西方近代文明的思想家的土壤和文化。

福泽谕吉的“脱亚入欧”论,就是倡导“全面西化”。但中国与日本不同的是,封建制度根基太深太久,这种制度已经发展到它自身极精制和极完备的地步,不改变它已经无法与时代共同发展,要改变它又必然触及那些深层的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

大清洋务运动的“师夷制夷、中体西用 ”与日本明治维新的“脱亚入欧、西体中用”,不仅是思想观念上的差异,也是思想观念背后的那个制度基础和利益格局的差异,更是对西方文明思想的认识差异,国家软实力的发展出现不同的方向。

三、民间思想家是国家软实力提升的关键

一个民族最优秀的思想家的深度和局限,往往代表这个民族在当时所能达到的极限,而他们的思想在引导或限制这个民族的时候,又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沿着他们走过的思想历程,往往可以理解掌握一个民族的总体精神面貌。

在日本今天流通的一万日元的纸币上,赫然印着一位目光如炬的男人头像。他就是给明治维新带来启蒙曙光的著名思想家“日本伏尔泰”福泽谕吉(1834-1901)。2002年8月,日本银行宣布发行新纸币,其他面额的人物头像均被更替,惟有福泽的头像得以继续保留。整整一百年过去了,日本人仍然不敢忘记这位伟大的先知式人物。

因为一百年前,他说的每一句话,整个日本都听到了。他那句振聩发聋的名言“人人独立,国家就能独立”如同暗夜中的火炬,照亮了日本人的精神世界。

福泽谕吉认为: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其中最关键的是“人心的改变。

1872年,他发表了轰动全日本的《劝学篇》。福泽谕吉毫不留情地给日本人以当头棒喝:“试看今天日本的情形,实在是徒有文明之名,而无文明之实;徒具文明的外形,而缺乏内在的精神。”那么什么是“文明的精神”呢?“就是人民的独立精神”。

他猛烈批判旧道德伦理:“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把个人的独立看作是国家独立的基础,认为只有具备独立人格和精神的人,才能关怀国事,承担国家兴亡之责。他其实只想证明一个观点:人类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人就要“自觉为人”。

《劝学篇》这部书前后印行三百四十万册,是日本有史以来发行量最大的一本书,对日本人的精神现代化起了巨大的作用,并成为学校的教材。他后来的另一本书1875年《文明论概略》,则系统论述西方文明的先进,日本文明的落后,号召日本向近代文明进军。这些启蒙思想被日本民众所信奉,在以后成为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主要思想推动力。

一百年来日本主流舆论奉福泽谕吉为“日本近代最重要的启蒙思想家”,给予他极高的评价,他的肖像一直印在日本面额最大的纸币——即一万元纸币上。

纵观明治以来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的八十多年间日本所走过的历程,就会发现福泽谕吉的影子无处不在。日本所走的道路基本上就是福泽谕吉所设计的脱亚入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近代文明国家”的道路。

2019年4月9日上午,日本财务相麻生太郎召开记者会,宣布日本将发行新版纸币,采用最新设计和新型防伪手段重新印刷,1984年开始就在万元纸币上的“经典人物”福泽谕吉将被换下,取而代之的是被称为“日本近代资本主义之父”的儒商涩泽荣一。

四、日本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对大清洋务运动的认识

福泽谕吉认为,学习西方,重要的是学精神,而不是学皮毛。衣、食、住、行等方面模仿西洋的样式,只是学习西方的皮毛。

什么是西方文化的真精神呢?他说:“一国的文明程度不能从外表来衡量,所谓学校、工业、陆海军等,都只是文明的外表,达到这种文明的外表,并非难事,只要用钱就可以买到。可是在这里还有一种无形的东西,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既不能买卖,又不能借贷;它普遍存在于全国人民之中,作用很强。要是没有这种东西,国家的学校、工业、海陆军等等也就失去效用,真可以称之为‘文明的精神’,它是一种极其伟大而又重要的东西。这究竟是什么呢?就是人民的独立精神。

正是基于这种思路,福泽谕吉激烈批评中国当时的“洋务运动”。福泽谕吉在《文明论概略》指出因为这一运动只学习西方文化外表,却摒弃了真精神:“中国也骤然要改革兵制,效法西洋建造巨舰,购买大炮,这些不顾国内情况而滥用财力的做法,是我一向反对的。这些东西用人力可以制造,用金钱可以购买,是有形事物中的最显著者,也是容易中的最容易者,汲取这种文明,怎么可以不考虑其先后缓急呢?”

福泽谕吉批评儒家“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思想。“如果人人没有独立之心,专事依赖他人,那么全国都是些信赖人的人,没有人来负责,这就好比盲人行列里没有带路的人,是要不得的。有人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假定社会上有一千个瞎子和一千个明眼人,认为只要智者在上统治人民,人民服从政府的意志就行。这种议论虽然出自孔子,其实是大谬不然的。”

福泽谕吉批判儒家思想中包含的专制因素。“政府的专制是怎样来的呢?即使政府在本质里本来就存在着专制的因素,但促进这个因素的发展,并加以粉饰的,难道不是儒者的学术吗?自古以来,日本的儒者中,最有才智和最能干的人物,就是最巧于弄权柄和最为政府所重用的人。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汉儒是老师。”

五、甲午战争时日本国家软实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奠定了获胜的基础

1、日本财政制度的软实力对甲午战争的支持

由于日本开启了近代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其重商主义政策和政府的近代财政体制,使得政府的税收能力大大超过还停留在农业社会的中国。同时,更让人痛心的是,中国还根本没有建立起现代的财政体系,也没有成型的、西方式的财政和国债制度,所以在进行战争时,根本比不过已经建立了相应制度的日本。

日本1894年10月在广岛召开的第七届临时议会通过的预案是临时军事费用1.5亿日元和发行战争债券1亿日元。但是实际上的军费支出并没有达到2.5亿日元。

截至1896年3月,日本公布其实际支出的战争款为20047.6万日元,这其中还包括了甲午战争后日本对澎湖和台湾用兵的军费支出。也就是说,甲午战争中,日本使用的军费尚不到2亿日元。

所以日本并没有也无必要大规模向外国借贷以充战费,即使继续打下去,日本在用完2.5亿日元的预算后,其财政也不至于崩溃。李鸿章前往日本马关议和之时,就得到过详细的情报“第一次国债洋一百五十兆元中,有五十兆元股票尚未销售,其八十兆元股票虽经售出,而银洋究未收齐”。可见,如果继续打下去,日本还有相当的战费潜力可供使用。

反观清政府,筹措的战费只有日本一半不到,但已经有58%是举借外债。不但内部潜力已经挖尽,外部资金来源也日趋枯竭。比如1894年7月,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受清政府委托,以6%利息和海关税收作担保,向英格兰银行递交贷款申请,以筹措战争经费。英格兰银行以不明中日战争内情和战争风险难以评估为由,拒绝了清朝的贷款。最后,清朝只有以更高昂的利息向汇丰银行取得以7%利息的1000万两白银的贷款即汇丰银款。对内已压榨殆尽的清朝对外获得借款的路已经非常狭窄了。

2、日本政府运用外交和国际法及现代媒体的软实力处理“高升号”事件获得世界列强地位

1894年7月25日,一艘由清政府租借、载有1116名清军官兵和水手的英国商船,在朝鲜丰岛海面遭遇日本海军浪速号巡洋舰。日舰命令该商船作为俘虏船随其驶向指定地区,被船上的中国军人断然拒绝。之后,浪速号舰长东乡平八郎不顾中日尚未宣战和该船悬挂英国国旗、由英国水手驾驶,悍然下令发射鱼雷及炮弹,将该商船击沉,并对落水清兵开枪射击,致使871名清军官兵及67名中外水手罹难。这就是国际战争史和国际司法史上著名的“高升号”事件。

上图是日本外相陆奥宗光

事件发生后,清政府按照国际通行规则,请国际社会主持正义。7月30日,总理衙门向照会各国,揭露日本破坏国际法的侵略行径,希望英国干预此事。英国社会对此事非常气愤,舆论哗然,一致谴责日本粗暴践踏国际法,不宣而战,攻击中立国船只,军方则要求政府对日进行军事报复。而此时的李鸿章暗自窃喜,认为日本就此得罪英国,中国将获得一个强大的同盟者。他有这样的“自信”还源于英国当时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占到中国进出口总额的70%以上。除此之外,大清除了等待,没有实质性的行动。

反观日本政府,日本外相陆奥宗光(日本语:むつ むねみつ)下令法制局局长末松按照 “文明国家” 的程序对事件进行调查。从7月27日到正式宣战(8月1日)的一周内,日本进行了大量的证据准备工作,主要是针对日舰浪速号军官、获救的高升号船长和大副的调查笔录,以及其他一些获救者的证词,于8月2日形成了《关于高升号事件之报告书》。这份根本没有中国人参与的单方面报告,形式上完全按照“国际惯例”制作完成,在随后英国政府的两次海事审判听证会上大派用场。

同时, 陆奥宗光对驻英公使青木周藏(日本语:あおき しゅうぞう)作了“危机外交”的具体指示。一方面,要求青木控制好对媒体发布消息的节奏和分寸,一开始先不透露被击没的是一条英国轮船。同时,他要求青木向西方列强明确表态,日本将严格按照国际法办事,一旦确定责任在于日本海军,则日本将立即承担所有责任。陆奥本人还亲自向英国驻日公使巴健特重申此点。

日本驻英公使青木周藏成功地争取到了一些英国专家学者在媒体上公开为日本辩护。8月3日,剑桥大学教授韦斯特莱克(John Westlake)在《泰晤士报》上刊文为日本辩护,认为日本击沉高升号是合理合法的行为。他的主要观点有三:一、高升号是为中国军方提供服务,这是一种敌对行为,不可以获得英国国旗和船籍的保护;二、不能因双方未宣战而禁止日本将高升号视为敌船。韦斯特莱克认为战争当然最好先有正式的宣战手续,但在实践中却往往相反,很难做到;高升号已经在从事敌对活动,已非中立;三、日本能够证明高升号的清军是开赴朝鲜应对日本军队的,这毫无疑问是敌对行为,日本将其击沉的确有军事上的需要。

8月6日,《泰晤士报》又刊登了牛津大学教授胡兰德(Thomas Holland)同样论调的文章。他认为:即使没有正式的宣战,战争状态也已经存在了;当日本军官用武力威胁高升号服从其命令时,作为中立国公民的高升号船长、其也已充分了解到了战争的存在;这样,不仅敌对双方、而且中立方均明了战争的存在,宣战的义务也算完成。况且,高升号从事的是带敌对性的地面作战部队的运送,高升号应该清楚地知道这样完全会被日本军队拦截并作为战利品而被缴获,因此,日本不需要向英国道歉,也不需要向高升号的船东、或那些罹难的欧洲船员的亲属道歉或赔偿。

1894年8月12日,长崎的第一次听证会结束,结论对日本相当有利,大长了日本人的自信。8月14日,陆奥向驻英公使青木发出《关于高升号事件之训令》,表示高升号本身“非法征募”、违反了女王的中立声明,要求青木向英国“提出强烈抗议”。当日下午,青木即拜访了英国外交部,要求英国政府饬令臣民严守中立。

1894年8月20日上海举行第二次听证会后,英国几乎全盘接受了日本无错的观点。

1894年11月10日,英国官方最终裁定:当时已经存在着战争状态,高升号为交战国执行交战任务,日本军队有权扣留或击沉它,因此,日本在此事件中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

1894年11月英国作出最后裁定后, 到次年的2月5日,英国外交部正式通知高升号的船东印度支那航运公司:赔偿责任应改由中国政府承担。

1902年5月,英国新任驻华公使萨道义(Ernest Satow)与包括新任驻英公使张德彝、庆亲王奕匡等在内的中国官员举行了会谈。 几经周折,中国政府与印度支那航运公司终于商定了总数为33,411英镑的“慈善补偿”,1903年3月此款交割。此时,距离高升号沉没正好10年差四个月。

高升号事件,是甲午战争中发生最早、牵涉面最广、耗时最长、也是最重大的国际政治多边角逐。随着高升号的沉没,中日甲午战争全面展开,旧的大东亚秩序土崩瓦解。

高升号事件简直就在受害方清朝完全没有参与事后调查的情况下,被日本政府一手操控了世界舆论,在同英国的审判中,英方完全接受了日本一手泡制的高升号事件的调查报告,并判决日本军方在高升号事件中不用负任何责任,而清朝却要承担对英国高船损失的赔偿。

高升号事件的影响,比起高升号被击沉的事实更深远重大。在高升号事件发生之前,清朝还属于东南亚地区的超级大国,欧洲列强在东南亚的殖民战争还要需要清朝来平衡,英国也把制衡俄国的希望放在清朝政府,但是高升号事件后,标志着清朝在东南亚的影响力被日本取代,日本迅速在国际社会中崛起。

经过26年的明治维新运动,日本已经成为了一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并充分利用了高升号事件,提升了日本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日本上升成为了世界列强的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