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又琢磨起优纪和莉可这两个角色。也不是说特意去研究她们的故事,就是偶尔看到图片或者讨论,心里就有点触动,想着这对朋友还挺有意思的。
就喜欢琢磨点实际的东西。看到优纪那种活力满满、特别外向的样子,再看看莉可那种有点内向、但心思细腻的感觉,我就在想,这不就是咱们现实中很多朋友关系的缩影嘛一个闹腾,一个安静,但偏偏就能玩到一块儿去。
我就开始琢磨,这种差异很大的朋友关系,到底是怎么维持下来的?光靠“缘分”俩字肯定不够。所以我就试着把这事儿当成一个小小的实践项目来琢磨琢磨。
我是怎么琢磨的?
我把她们俩的特点给拎出来。优纪嘛就是那种自带阳光的,冲劲儿十足,想到啥就去干。莉可,就比较稳,观察得多,想得也多,行动前会先看看。
然后,我就对照一下身边的朋友。诶,你别说,还真能找到类似“组合”的。有的是我跟我朋友,有的是看着别人是这样。我就观察,他们平时是怎么相处的?
- 是不是一方总是在带动气氛,另一方是那个坚实的后盾?
- 遇到事儿的时候,是不是一个冲锋在前,一个在后面出谋划策或者收拾烂摊子?
- 吵架或者有矛盾,又是怎么和好的?是不是需要理解对方的“点”不一样?
接着我就试着去“模仿”或者说“应用”。比如,我有个朋友就特像优纪,热情似火,有时候说话不过脑子。以前我可能会觉得有点吵或者太冲动,但琢磨优纪和莉可之后,我试着多去理解,这就是她的方式,她的活力也挺感染人的。我就学着像莉可那样,多听听,在她需要的时候给点实际的建议,而不是一味地觉得她咋咋呼呼。
反过来,对我自己比较内向的朋友,我也试着主动一点,学学优纪那股劲儿,主动约个饭,或者分享点好玩的事,别老等着对方开口。关键是找到那个平衡点。
我还发现一点,就像选东西一样,有人喜欢粉色有人喜欢蓝色,朋友之间也是。你得接受对方跟你不一样。不能老想着“你怎么不跟我一样想法?”或者“你为什么不像我这样做?”。优纪和莉可要是都一个性格,估计也擦不出那种火花。
这整个过程,就是个自我反思和实践的过程。我没搞啥复杂的理论,就是拿这两个挺有代表性的角色形象,套用到自己的生活里去观察、去尝试。感觉这样一来,对怎么跟不同类型的朋友相处,心里就更有点谱。虽然听起来有点傻,对着虚拟角色学交朋友,但对我来说,这种具体的形象化思考,比看干巴巴的道理管用多。
发现,重要的不是朋友跟你有多像,而是你们能不能互相看到对方的能不能在不一样的地方互相支持和包容。优纪和莉可大概就是因为这样,才能成为那么好的朋友。我这个实践,也算是给自己提个醒,对身边的朋友要更用心去维护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