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伙儿唠唠我最近捣鼓的“海底小黑”项目。这名字听着挺玄乎,就是个水下监控小玩意儿,主要用来观察我家鱼缸里那条黑不溜秋的小鱼。
起因:
说来也巧,前段时间逛花鸟市场,一眼就相中这条小黑鱼。它通体漆黑,在五彩斑斓的鱼群里显得格外独特。老板说是深海鱼,贼能藏,我寻思着买回去给鱼缸添点神秘感。结果,这家伙一到新家就玩起失踪,整天躲在假山后面,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为满足我的好奇心,我就琢磨着做一个水下监控,看看它到底在干
准备工作:
我得把材料准备齐。
- 摄像头:买个超小型的USB摄像头,防水是必须的。
- 防水外壳:找个透明的塑料盒子,密封性要防止漏水。
- 树莓派:作为主控,负责图像采集和传输。
- 电源:得保证树莓派和摄像头的供电。
- 连接线:各种连接线,USB延长线、电源线啥的。
- 一些防水胶、密封圈之类的。
开始动手:
1. 摄像头改造:
这摄像头虽然小,但是直接放水里肯定不行。我找个更小的透明塑料管,把摄像头塞进去,然后用防水胶把两头封死。得确保万无一失,不然就短路。
2. 防水外壳制作:
把树莓派、电源这些东西都塞到塑料盒子里。然后在盒子上开个孔,把摄像头固定住,再用密封圈和防水胶把孔封严实。这步很重要,防水性能就看它。
3. 电路连接:
把摄像头通过USB延长线连接到树莓派上,然后接好电源。我用的是一个移动电源,方便更换。
4. 软件配置:
给树莓派装上系统,配置好网络。然后安装必要的软件,比如 OpenCV,用于图像处理。再写个简单的Python脚本,实现摄像头图像采集和传输功能。
5. 测试:
把整个装置放到水盆里,测试防水性能。确保没问题后,就可以放到鱼缸里。
遇到的问题:
刚开始,防水效果不太盒子有点漏水。我重新加固一下,又涂几层防水胶,才解决问题。还有就是摄像头角度不太只能看到鱼缸底部。后来我调整一下摄像头的固定位置,才找到合适的角度。
最终效果:
经过一番折腾,终于搞定。现在我可以随时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看到鱼缸里的情况。那条小黑鱼还是那么神秘,大部分时间都躲在假山后面,偶尔会出来溜达一圈。不过总算是能看到它,也算是满足我的好奇心。
这回DIY水下监控,虽然过程有点曲折,但是也学到不少东西。以后有机会,我还想再做一个更高级的,比如可以遥控摄像头转动,或者增加一些传感器,监测水温、PH值之类的。折腾就完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