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刷手机的时候看到一条关于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的新闻,说是他在一个读书会上分享十部跟上海有关的电影。我一看,这不挺有意思的嘛我平时也喜欢看些老电影,对上海这座城市也挺好奇的,于是就想着,我也跟着看看这几部电影,学习学习。
我先是在网上搜搜这十部电影的名字,嚯,从《战上海》到《爱情神话》,时间跨度还挺大的。然后我就一部一部地找来看。有些老电影的画质确实不咋地,但内容是真的不错。比如那个《战上海》,里面讲的是解放上海的故事,看得我热血沸腾的!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事情。
- 我看到一篇报道,说是上海戏剧学院的石川教授在中国电影资料馆看完一部叫《盘丝洞》的老电影后,特别激动,说上世纪20年代的中国电影史可能要重写。
- 而且这部电影还是现存最早的《西游记》改编电影,今年刚好是它在中国首映97周年,在挪威首映95周年,拷贝回归祖国10周年,还挺有纪念意义的。
这让我对老电影更感兴趣,觉得这些老电影就像是时间的胶囊,记录着过去的故事和人们的生活。虽然现在看画面不那么清晰,特效也不那么炫酷,但那种真实感和历史感是现在的电影无法比拟的。
看电影解过去
看电影的时候还看到一个消息,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新增一个叫“城市·光影”的特别展映单元,里面有9部不同时期的上海电影,用来纪念新中国成立暨上海解放75周年。其中就有1949年的经典影片《乌鸦与麻雀》。我一想,这可是个好机会,能在大银幕上看这些老电影,那感觉肯定不一样!于是我就开始关注这个电影节的消息,看看能不能抢到票。
除这些跟上海有关的电影,我还顺便看几部其他的电影,比如《三日刺杀》和《红雀》。《三日刺杀》讲的是一个国际特工的故事,里面那个叫伊桑的特工,想要回归家庭,享受简单的幸福,但又接到一个艰巨的任务,要去对付一个全球臭名昭著的恐怖分子,剧情还挺紧张刺激的。《红雀》则是讲一个叫多米尼卡的芭蕾舞演员,因为意外受伤告别舞台,后来发生一系列的事情,我也就不剧透,总之也是一部挺有看头的电影。
这段时间看下来,我感觉自己对电影的兴趣又加深不少,尤其是对那些老电影,感觉里面藏着很多宝藏,值得我们去挖掘和发现。我也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机会看到这些老电影,解更多过去的故事,感受不同时代的风情。
我个人觉得,现在这种流量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网红,像之前那个轻生网红“狗头萝莉”的事情,就挺让人唏嘘的。虽然成名容易,但要承受的压力也很大,有时候甚至会付出很沉重的代价。还是希望大家都能理性看待网络世界,不要盲目追求流量,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对,我还看到新闻说今年五一假期,人们出游意愿明显增长,有8部新片上映,和出游热产生矛盾。我觉得这倒不冲突,白天出去玩,晚上看看电影,也挺好的。今年“五一档”的电影类型也挺多的,有动作、悬疑、爱情、喜剧,感觉能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我看那个《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的事》的电影海报,感觉还挺有意思的,打算去看看。
说一嘴,演歌歌手都春美、石川小百合这些人,在日本挺出名的,他们的歌也挺好听的。还有就是日本流行音乐,J-POP,这个“J”不一定指日本这个国家,而是指和当代日本生活方式、文化相关的概念,这一点还挺有意思的。就像石川说的,任何类型的电影都可以进来,做好配置,档期潜力还可以进一步挖掘。这回的实践经历让我收获满满,对电影、对生活都有更多新的认识和感悟。以后有机会,我还想继续探索更多有趣的东西,跟大家分享我的所见所闻。